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美国娱乐> 名片大观> 百年经典> > 正文
在江边ON THE WATER FRONT (1954)(2)
时间:2013-05-16 19:54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精彩影评
    著名摄影师哈尔斯曼曾经应约为亨弗莱鲍嘉拍摄照片。 
    后者问他想把自己拍成什么样子,警察还是强盗? 
    摄影师回答,我只想拍摄真实的你。 
    没有想到这句话吓坏了大明星,在他的面前完全崩溃了,象个吓坏的孩子。 
    哈尔斯曼认为,一个演员通常感到自己本身是一个躯壳,这种空虚感导致了他成为一个演员,因为他常常要生活在假象中才感到真实的存在。 
    同样,凯瑟林赫本是个非常害羞的人,说自己生平大概只有出生和参加葬礼才不怕抛头露面。很多优秀的演员事实上都是内向甚至孤僻的人,令人感到难以理解,而那些擅长舞袖,精于盘算的人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表演才华,毕竟只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匠人,伟大的演员和其它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注定要安于寂寞,忍受非议。 
    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使他们不朽。 
    一方面是众人的万众注目,一方面是离群索居。 
    说实话,以前我是不太喜欢白兰度的,而且认为他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使得后来的许多演员去模仿他的傲慢不羁,吐字不清,喜欢演坏人甚于演好人。由于看《欲望号街车》在前,对于他激烈的风格实在难以接受。不过在最近连着看了几部他的电影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对于他的误解完全来自那些仿效者造成的恶劣与歪曲的印象,他们只学会了他的表面的放,没有学会他更为出色的收,只有白兰度本人才可以完全的做到收放自如,天衣无缝。 
    事实上,除了他的成名作,后来的作品都是所谓收敛的很好,他绝对没有放的超出角色的要求,他的表演是在静中取动,冷中有热,最重要的是,他完全无视观众和摄影机的存在,有时候甚至无视对手的存在--至多是略微的做反应,所以他反而征服了观众和冷酷的摄影机,而摄影机是最容易夺取人真实的灵魂的。 
    这种真正的王者之气是前无古人也是后无来者的。 
    虽然在他之前的盖博和鲍嘉已经在他们出色的表演中溶入了阳刚野性与玩世不恭,但是他们还没有也许是不敢突破旧式绅士的形象,自我的影子只是稍稍的露了头。而白兰度完全打破了这种禁忌,以流氓无产者的形象进入了战后的影坛,人们由他才发现原来一个坏人也可以这么有魅力,如此的令人难以抵挡。 
    正如费文丽说她最讨厌的电影就是《魂断蓝桥》一样,那只是为了给奥利弗筹措资金,白兰度本人对此片的评价也不高,他认为自己最好的电影还是街车。但是,在我们观众看来,这是一部非常杰出的电影,他的表演也是最完美的。影片完全以实景拍摄,阴冷的黑白色调,现实主义的风格,不同于以往的美国电影。 
    由此我倒想起目前非常流行的所谓现实主义的电影,追求纯粹的记录风格,起用了非职业演员。也许他们认为,在一部真正的现实风格的影片中必须要用非职业的演员或者很平庸的近似符号的演员才可以体现这种记实风格。其实,早在巴拉兹的著作中就已经指出了使用非职业演员的弊病,那就是他们有时候却比职业演员更加的做作和不自然,完全破坏了导演所可刻意追求的那种虚假的记实风格。所以很多所谓的现代风格的记实电影完全给予人相反的印象,那就是不自然。就象某些作家执意要用方言写作一样,拼命追求自然反而失去了自然,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即便是那些著名的乡土文学作者也没有把让读者看不懂当作做一种炫耀,而是尽量使用大多数人都懂的语言。而那种刻意的方式只能证明作者本人根本无力用通俗的语言来陈述一个普遍的人性故事。这种倾向似乎成为了一种时髦,似乎只有让观众厌烦与看不懂才是艺术!表面上那些作品宣称是唯一表现现实与民众生活的,可是真正的观众看不懂也不爱看,只是一些斗室里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在空谈。 
    这种作品是注定要被历史淘汰的。 
    卡赞的这部电影是根据当时的报纸上刊载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是影片主题鲜明,故事线索清楚,节奏紧凑简洁,具有戏剧的张力,特别是演员的表演给人一种真实而富有冲击力的感觉。越是写实性很强的电影,越是要用最有震撼力和银幕魅力的演员来演,这样整体的看似灰暗的色调就多了一个鲜明的人物来弥补,而这个人物就是影片的灵魂。正如伦伯郎的黑暗要用人物本身的光影来衬托。这个人物就是马龙白兰度。 
    他长着一个罗马式的脑袋,肉感的嘴唇,眼睛慑人心魄,被这样一双眼睛注视,仿佛是被扒光了衣服,没有人能够在他的注视下不显露真实。 
    这是一双堪与拿破仑比美的眼睛。 
    而且这双眼睛和所有伟大演员的眼睛一样会说话,会展示人物的所有感情。因而,在影片的一开始尽管他的出现是以一个小痞子形象,最后成为了英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丝毫不令人感到突兀,,就是凭借着眼神的变化,你就可以理解一个充当帮凶的普通的工人怎样变成了一个奋起反抗的领袖。正如影片的女主角说的,在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这种眼神就是真实。 
    作为观众,我不能相信那种虚假的人能够感动别人。假如在一个表演者身上,没有这种相信自己角色的真实与自身的真实能够合一,就无法打动别人。至少我不能想象自己会被虚假的东西感动。在白兰度身上,尤其在他的眼睛里就有这种真实的东西。我们相信那个角色就是他本人,而另一方面又深知,那只是白兰度,我是为了看他的表演,仅仅看他的表演才看这电影。是他,而且只有他才够赋予影片灵魂。 
    这种把自己的体验溶入创作使之成为伟大作品的人就是伟大的艺术家。 
    影片中有两个场景是我本人最为欣赏的,一是与女主角散步,白兰度的表演自然真实毫无做戏之感,看似不经意但是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完全不使人感到平淡。第二个便是最后一幕,那场江边的抗争,他的激情完全不亚于他的洒脱,我就是极为钦佩他这一点。而此时,导演采用仰角拍摄他的面孔,似乎是个罗马英雄,那样悲壮高大,而白兰度的脸最适合这种特写镜头。表演是非常难以把握的一种形式,或者流于平淡或者失之做作,这个分寸简直是个难题,也是表演功力的试金石。对于白兰度来讲,完全不存在所谓的过渡,很自然的就从静转动,感情的变化是那样自然,这种感光胶片式的天才我只在我们中国唯一一位伟大的女演员身上见到过,她就是阮玲玉。 
    我认为那些后来的模仿者学不会的就是这个,这个是天生的,没有办法学。我也不认为那些被吹嘘为形似白兰度的人有任何可以与他本人比美之处,尼可尔森固然很是得到神似,但是倘若他不加进自己的神经质,那就和其他人一样只学到了皮毛。 
    不是〈教父〉,而是他的这部影片让我只能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伟大。
 
( 编辑:佳佳)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