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美国娱乐> 名片大观> 奥奖全景> > 正文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
时间:2013-05-15 15:25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英国著名电影大导演、被称为“英国电影台柱”的大卫•里恩,根据作家皮埃尔•博勒以这座桥和它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改编,拍摄了一部他一生中最有气魄的艺术之桥——《桂河大桥》, 电影中的桂河大桥,原型是中缅边境的二战遗址。但由于当年摄制组在泰国、缅甸寻求拍摄均遭拒绝,遂在科拉尼河上临时搭建了影片中的“桂河大桥”。 《桂河大桥》是大卫里恩的第一部巨片,影片结构张驰有致,节奏富于变化,充分显示了他高超的电影技艺;影片中没有正反双方,三位不同国藉的军人形象各具特色,英国人的绅士尊严、日本人的外刚内柔、美国人的随意多变。《桂河大桥》是影史以来最为别致动人的一部反战电影,思想尖锐深刻的同时亦是一部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佳作,它的故事延续了大卫•里恩作品的一贯风格,精于叙事,长于技巧,它的手法雄辩而睿智,精巧而风趣,一改反战电影的沉重主题,于张弛有度的情节中发人深省。
    剧情简介
    1943年,英军上校尼克尔森和他的属下成为日军的俘虏,被命令修建泰国西部地区某个岛上的桂河大桥。除了英军的俘虏,岛上还有早先到达的美国海军军官希尔斯。尼克尔森不赞成希尔斯等人提议的逃跑计划。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他固守着自己的准则,并拿《日内瓦公约》上不让俘虏干体力活的规矩和日军首领斋藤讲道理。他和手下军官拒绝做修桥苦力的行为激怒了斋藤,于是尼克尔森和手下军官全被关了紧闭。
    修桥的任务进行得很不顺利,除了军官外的士兵全部都消极怠工,工期眼看就要拖延。斋藤对尼克尔森软硬兼施,最终还是在工期的压力下妥协了,尼克尔森和他的军官不必卖力气干活,但他们必须指挥手下把桥在规定的五月十二日前修好,铁路桥上还将铺设铁轨,日军的火车将从此经过。
    希尔斯涉险逃命,终于逃出了日军的控制范围,而且还准备返回美国,但是他却碰到英军316特殊部队的招用,因为他熟悉岛上情况所以他成了向导。同行的还有华登少校和志愿参加行动的年轻人乔埃斯。他们先是空降在安全的陆地上,然后向日军控制的桂河大桥进发,目标就是炸毁桂河大桥。
    华登发现桂河大桥是一座修造精良的大桥,并不像草草完工的临时建筑。实际上,这是尼克尔森指挥手下军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他的做法不能让人理解。但尼克尔森认为这是英军荣誉的象征,虽然被俘虏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吹着欢快的小调,向日本人证明英国军人的素质。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希尔斯、乔埃斯、暹罗人叶布好了炸毁大桥的炸药,并准备一旦火车经过就炸掉大桥。但次日,在刚刚完工的大桥上巡视的尼克尔森发现了水位下降后希尔斯等人布炸药时露出水面的引线。他带着斋藤前往查看,乔埃斯及时冲出刺死了斋藤,但他说要炸毁大桥的消息时尼克尔森却大为吃惊,他想全力保护自己刚刚辛苦创造的作品,于是极力阻拦乔埃斯。他惊动了其他的日军守卫。希尔斯和乔埃斯在日军的火力下丧生,尼克尔森发现自己犯了错误,他也中弹倒下,他的身体刚好撞到了炸药的起爆装置,而火车在这时刚刚上桥。火车随断裂的桥面跌落河中。
    评价 
    《桂河大桥》是影史以来最为别致动人的一部反战电影,思想尖锐深刻的同时亦是一部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佳作,它的故事延续了大卫•里恩作品的一贯风格,精于叙事,长于技巧,它的手法雄辩而睿智,精巧而风趣,一改反战电影的沉重主题,于张弛有度的情节中发人深省。
    本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背景发生在太平洋战场,日军出于战略需要,要在缅甸与泰国交界的桂河上为泰缅铁路建造大桥,并派遣了一队盟军战俘营来完成任务。于是第一部分就着重表现了英军战俘尼克森上校与日军指挥官斋藤大佐的斗争。斋藤下令全体战俘包括军官都要参加建桥工程,可是尼科森上校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并有损英军尊严,遂对此拒不执行,双方对峙良久得不到解决,尼科森上校被关入禁室,仍不畏折磨,坚持己见,维护尊严。同时,参加建桥的战俘们开始怠工,加上日方设计上的不足,整个工程陷于停顿。斋藤迫于无奈,只得让步,尼克森上校凭借难以置信的顽固与毅力,赢得了这场战争。
    第二部分是建桥与炸桥的矛盾,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尼克森上校与美国大兵希尔斯的斗争。尼科森获释后荣誉感急剧膨胀,重新规划工程,率领战俘日夜劳作,使得大桥顺利建成。另一方面,历尽险阻逃出的美国大兵希尔斯伪装成海军上校的事情被戳穿,威逼利诱下无奈接受了带队回缅甸炸掉大桥的任务,通车那天,尼科森上校无意中发现端倪,面对将要炸毁自己兴建桥梁的同伴,尼科森不假思索的选择了揭发同伴与保护大桥,而希尔斯的个人英雄主义又在心中作祟,于是尼科森跟希尔斯率领的小分队之间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斗。
    结局无疑是悲剧的,没人故意制造悲剧,但是悲剧的结局往往就潜藏在看起来一本正经的事实后面。片中,充满骑士精神的英军军官、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军士兵与用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日军军官形成鲜明对照,这些尖锐的矛盾冲突被无限放大,于是战争的荒谬也毫厘毕现,这一切都具体体现在了三个国家国民性的碰撞上,而他们所遵循的国民精神最后却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质疑。
    当我们谈到国民性——更多的是谈及其中的劣根性,我们会想起阿Q,西班牙人可能要捧出唐吉诃德,导演大卫•里恩则塑造出了尼尔森上校,阿拉伯的劳伦斯之后又一经典鲜明的人物,亚力克•金纳斯也凭借这一形象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影帝。
    尼尔森上校可能是最好的军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最差的军人。在他与日本人的冲突中,尼尔森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的行为规范,他很有礼貌的,客气却冷淡,近乎偏执地强调《日内瓦条约》中关于军官不应当参与战俘营劳动的规定。虽然他是在日本人的战俘营里当着俘虏,但是他的精神上根本没有把日本人放在眼里(这一点倒是跟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些相似),他们是来自东方的下等民族、野蛮人,而在尼尔森看来只有遵守战争规则的上等人、贵族和绅士,才能与他同处于一个档次上——当然,主要是指精神档次。正是这种来自“贵族”的尊严,而非简单的“军人”的荣誉感,使尼尔森成为帮助日本人建造桂河大桥的领导者。
    这样的巨大转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如此自然地完成这次转变,也正是大卫•里恩的高妙之处。用其原话来说,尼科森上校是“要展示西方文明的效率,给野蛮的日本人上一课,展示英军士兵的能力,让日军出丑,令其知道不可能在身体或精神上打垮我们,而英军士兵也需要在工作中寻找自豪感。”正是这种自豪感的驱使, 促使其全心全意地帮助日本人建桥。正如军医所说,“如此认真的帮日本人建桥,简直就是叛国行为。”但尼克森已经没有心思去考虑战争中的对立问题了,历经苦难和折磨之后(他不屈从于斋藤的暴力,也绝不是懦夫和胆小鬼),他满脑子都是大英帝国的尊严和古典主义式的荣誉感,他自豪地说:战争总会结束,以后使用这座桥的人会记得,建造这座桥的不是一群奴隶,而是一批英国军人。
    而日军大佐斋藤,则是日本国民性---武士道精神的最佳体现,好斗黩武、倨傲自尊、顽梗不化,也因此被尼克森上校视为野蛮民族,文明稀缺,不欲与之交流。但武士道最核心的部分却是格外重视“名誉”,对武士而言,名誉比生命更重要,如果需要死便去担当决不苟且偷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性命随时可化为鸿毛,这一点和英国人的贵族式的荣誉感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日本人的个性普遍具极端和强烈,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残酷激进,所以斋藤对对投降英军“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思想甚为反感,对英军战俘也极尽羞辱之能事,称其为“俘虏”,而非“士兵”,认为不去工作的军官懒散没有自尊,更要对其重重羞辱,甚至对尼克森上校从责骂、威胁到施以酷刑,典型的军国主义思想。
 
美国大兵希尔斯则是典型的美国式自由主义,思想活跃,处事圆滑,有点流里流气,但应变能力强,极易适应环境,这在影片一开始就得到展现,他在战俘营中为求生存,不惜从死人身上搜刮财物贿赂日本士兵,假扮海军上校,只为在战俘营和医院中得到好的待遇,即便在住院求治还有执行任务时,都不忘和美女调情。被告知返回缅甸执行任务时,也不顾及自尊,恬不知耻的告知假扮实情,与前两个人物相比,可谓是苟且求生的小人物代表,但关键时刻却能迸发出能量巨大的英雄主义,这个我们可以从美国电影的主流文化中一窥究竟,最后炸桥时不惜一切冲将出去,只可惜遇上了荣誉感作祟走火入魔的尼克森上校,真的死成了鸿毛。
    这部曲折离奇却又撼人至深的影片,就是这样将反战题材与艺术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精辟而雄辩地阐述了战争的荒谬性及破坏力。尼克森少校对尊严和荣誉异常迷恋,最后走火入魔,不仅死的不光彩,贵族风采全丢,还无形中亲手将大桥摧毁。斋藤严格奉行日本武士道精神,尊严输给尼克森少校后,却倒在床上,像孩子一样抱头痛哭,切腹也没有勇气,只能割下一缕头发。希尔斯崇尚自由,最后却受个人英雄主义的驱使,死在沙滩上,只来得及留下一句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你”。
    结尾时,那座设计精良的美丽大桥在它的建造者面前毁于一旦,随着那块写有“此桥系由……”的木牌缓缓漂流而去,很多问题不可避免地浮上水面。
    看过《桂河大桥》的人一定会记得影片开头部分,被俘的英国军人衣衫褴褛,却排着整齐的队伍用口哨吹出轻松有力的曲子。这首《波基上校进行曲》在1914年便由约翰•奥尔福特(Kenneth John Alford)作出,而在40多年后才因《桂河大桥》为大家所熟知,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流行曲,因此这首曲子也被称为《桂河大桥进行曲》。这首乐曲原名叫《波基上校进行曲》 ,也叫〈波基上校〉。 由英国作曲家奥尔福德作于1914年,管乐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作者奥尔福德擅长写作进行曲,所作的进行曲发表时常以弗雷德里克•约瑟夫•里基茨为笔名。
    他一生作有大量进行曲,唯有本曲最为流行,曾被获1957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桂河大桥》用为插曲,因而广为流传,故又名《桂河进行曲》。影片《桂河桥》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奉命被迫投降的英国军队在日本俘虏营守的威胁下维护英国民族和军队尊严的故事。影片中英国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入俘虏营广场时,士兵们用口哨吹响了这首充满活力的乐曲,向日本守军显示了不屈的斗志。因电影《桂河大桥》采用口哨吹奏主旋律,故在此后演奏时,大都在管弦乐基础上加以口哨声。
    乐曲一开始呈示的主旋律,常用口哨吹出,C大调,2/4拍。开头的切分节奏和六度跳进具有很强的跳跃感,使乐曲充满了活泼而诙谐的气氛。接着,乐曲转为小调色彩,再现开头部分的主旋律,然后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演奏时间约为2分钟。
    《波基上校进行曲》原本为一首管弦协奏曲,在本片中却采用了随意的口哨声将其进行演绎,所以说,在影片幽默诙谐的配乐声背后,不能不说还有一丝讽刺的意味。而相比于《波基上校进行曲》高亢有力的结束音,《桂河大桥》结尾却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悲剧,从而完成对战争中国民性的尖锐批判和深刻的剖析。
    获奖情况
    第15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奖、第3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剪辑奖。
 
( 编辑:hank)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