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经济金融> 监管机构> 联邦监管机构> > 正文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
时间:2012-08-01 18:06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美国货币监理署作为国民银行的主要监管者,所监管的资产占美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货币监理署强调以提高美国国民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健性为出发点,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的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框架,基本保持了美国国民银行体系的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更为强调针对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重点的监管,强调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降低银行体系特别是中小银行的监管成本。
 
    美国金融体系的相对发达与稳健,与其相对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密切相关的。也许从架构上看,美国的金融监管框架过于繁杂,但是正如我们在美国考察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货币监理署的官员都强调的,这种繁杂的监管结构产生了不少成本,但是这是历史形成的特定格局,只要不同监管机构之间保持清晰分工基础上的良好合作,这种看起来繁复的监管框架还是可以有效运转的。从实际效果看,这种判断是基本合乎实际的。
    从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看,因为历史的原因,美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形成了“两级多元化”的格局。“两级”是指美国银行分为联邦注册(国民银行)和州注册(州立银行),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的监管机构也分为联邦和州两级;“多元化”即监管机构多元化,联邦一级的政府监管机构包括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RB)、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储蓄监管局(OTS),还有各类州立的监管机构。银行的种类以及银行注册单位的不同决定了其所接受监管的政府部门的不同。

    美国货币监理署(英文缩写为OCC,以下简称“OCC”)负责美国国民银行以及联邦注册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监管。截至2005年12月30日,OCC共负责控制和监督1933家全国性银行和外资银行的51家联邦分支机构。其中全国性银行的资产高达5万8千亿,占美国全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67%。
    货币监理署是美国成立最早的联邦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监理署长由美国总统认命,并经美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任期五年,总部设在华盛顿。货币监理署下设9个职能部门,其中国民银行监管部主要负责监管政策的制定;大银行监管部负责监管23家大型国民银行,即总资产在250亿美元以上,业务较为复杂的银行,其监管力量主要集中在23个监管派驻组和伦敦监管局;中型银行\社区银行监管部负责资产在250亿美元以下的中型银行及社区银行的监管,下设有4家大区分局、52家支局和25家办事处;国际与经济事务部是监管工作的宏观经济、技术方面的支持部门,主要为现场检查提供技术支持。
    货币监理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向国民银行征收的半年一次的评估费用,占经费总额的97%;另外的3%来源于持有财政部债券的利息收入,以及银行的注册费用和其他费用。
    一、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的监管理念

    美国货币监理署对银行实施的监管旨在提高国民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并且保证国民银行提供的产品服务合乎法律标准。为了实现该宗旨,货币监理署的目标包括:
    (1) 保证国民银行的安全和稳健;
    (2) 提高国民银行的竞争力;
    (3) 提高检查和监督的效率,包括减轻监管负担;
  
    (4) 保证所有美国具有有公平机会获得金融信贷服务。
    在此基础上,美国货币监理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理念,认为高质量的银行监管应该是致力于识别银行个体或整个银行系统中的实质性问题,或正在出现的问题,并且保证这些问题得到合理的纠正。由于银行业本身是一个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得收益的行业,因此监管理念的核心在于风险的评价。
    在OCC的监管理念看来,高质量的银行监管包括以下特征:
    (1)监管应该是银行工作人员和监管人员之间的一个合作过程,并且可以提高被监管机构的价值;
    (2)银行工作人员和监管人员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两者之间要实现充分透明的沟通;
    (3)监管策略应该根据每个银行的特点量身定做,这些特点包括银行的规模、业务复杂性和风险分析;
    (4)监管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能够对个体机构的风险变化和市场状况的变化做出充分的反应;
    (5)监管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保证银行建立和实施合理的风险管理系统上;
    (6)当银行具备以下特征时,监管人员的判断不应该代替银行工作人员的判断:银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完善的;银行能够合理地管理和控制风险;银行正在采取行动以纠正问题;银行在纠正违法违规问题时持有积极合作的态度;
    (7)保证银行合规经营;
    (8)监管应该把最多的资源分配到风险最大的领域,从而可以高效率地运用货币监理署的监管资源。
    货币监理署根据阶段性安全检查的法定要求和特别检查政策,并且考虑银行风险的种类、多样性和规模,为每一个银行制定监管计划。在美国货币监理署的监管实践中,监管远远不只是现场检查;它是一个包含计划、检查和交流的复杂周期,其中涉及到货币监理署、其他监管者和被监管机构的合作。在周期的每一个阶段,货币监理署都要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银行的风险管理应该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和监控。
    二、美国货币监理署推行的银行分类监管

    分类监管是货币监理署对银行监管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分类监管的措施在基于风险的监管理念的基础上,旨在实现货币监理署提高监管效率,减轻银行监管负担的目标。
    货币监理署认为,监管应该根据每个银行的特点量身定做,这些特点包括银行的规模、业务复杂性和风险状况。由于这两种国民银行的规模不同,造成其业务复杂性和风险状况有很大差异,从而需要的监管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别。该理念在监管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将国民银行按照风险状况分为两大类:大型银行和中型/社区银行:大型银行指资产总额超过250亿美元的银行或者银行控股公司的下属银行;中型/社区银行指资产总额不超过250亿美元的银行或者银行控股公司的下属银行,社区银行又根据其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进一步分为两个子类:简单的社区银行和复杂的社区银行。
    因此在货币监理署的监管系统中,存在两个监管板块:大型银行和中型/社区银行。大型银行的监管主要由大银行监管部负责,采取监管派驻组常驻银行的方式进行。中型银行/社区银行的监管由中型银行/信用卡银行监管部负责,监管人员分布在4个大区分局、52个支局、25个办事处。其中,东北分局负责在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OCC的分类监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监管周期,体现在每个监管环节。
    1、大型银行的监管周期一般为12个月,而中型银行/社区银行的监管周期一般为18个月;
    2、大型银行一般适用过程导向的检查步骤,该类检查注重银行识别、衡量、控制和监控风险的方法和手段。除了对风险管理进行检查外,监管者还使用有限的交易测试进行补充,它侧重于检查出现系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用来及早发现问题。另外,中型\社区银行的高风险业务领域也适用于该类检查。
    中型银行和社区银行的低风险领域一般适用绩效导向的检查步骤,该类检查注重银行的业务,而对银行的系统和政策不太关注。它对银行的各种交易进行检查,通过测试结果得出关于风险管理质量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检查。
    3、风险分析是货币监理署监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风险分析的结果是其制定监管战略的一个前提。在风险分析中,大型银行与中型\社区银行所适用的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货币监理署有两套风险评价系统,分别用来对两类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对大型银行的各类风险评价包括风险数量、风险管理质量、总体风险水平和风险趋势四个方面;而对中型/社区银行的各类风险评价只包括总体风险水平和风险趋势两个方面。
    OCC的这种分类监管适应了各类银行的特点,一方面节约了监管资源,使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另一方面也减轻了银行的监管负担。2005年,货币监理署进一步强化分类监管的理念,与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修订了《社区投资法章程》,为中型银行增加了一个新的社区发展测试方法,减轻了中型银行在数据搜集和报告方面的负担。
    三、美国货币监理署对银行市场运作的监管过程
    货币监理署对银行市场运作的监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非现场分析和现场检查。其监管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非现场分析主要指现场检查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整个监管周期内对银行经营状况的监控。它主要包括监管周期开始阶段对银行的风险评价和制定监管战略,同时包括监管周期内根据银行经营状况的变化对银行风险评级的调整。
    现场检查指监管人员进驻银行,对银行的经营状况、管理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现场检查结束后,由监管人员撰写检查报告,记录了检查的结论,发现的问题以及银行需要采取的措施。检查报告中包括CAMELs评级和重大风险的讨论等等。
    美国货币监理署为每家银行都指定了专人负责为其制定监管战略、实施现场检查、完成CAMELs评级,并进行后续的整改工作。
    1、非现场分析
    风险评价是非现场分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监管战略的前提。货币监理署对银行的风险评价是建立在多方面采集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的。金融结构定期向OCC报送“统一的银行业务经营状况报表”,包括有关财务状况、业务经营状况、资产组合、资产质量及表外业务等非现场监管资料。由金融机构数据检索系统对财务数据进行检索、处理加工和分析,为监管人员提供大量数据和强大的分析功能。监管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对金融机构每季度报送的非现场监管报表进行横向同业分析、纵向历史比较等,从而风险异动状况和潜在风险。
    货币监理署将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9类,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然后运用风险评价系统来对银行的各类风险和整体风险作出评价。OCC有两套风险评价系统分别适用于对大型银行和中型/社区银行的风险评价。
    对于大型银行,风险评价系统从风险数量、风险管理质量、总体风险和风险趋势四个方面对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七类风险进行评价;从总体风险和风险趋势两个方面对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进行评价。对于中型\社区银行,风险评价系统仅仅从总体风险和风险趋势对上述九类风险进行评价。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价形成风险矩阵表。
    监管人员在完成银行的风险分析之后,为每家银行制定相应的监管战略。监管战略中每个具体的检查计划都是根据风险矩阵表来制定的。监管员根据风险矩阵表决定对银行的监管关注程度,并且得出各类风险的变化趋势,然后据此决定相应的现场检查步骤。监管战略包括监管目标、监管活动和工作计划三部分。监管目标是在银行风险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的,是监管活动和工作计划的基础;监管活动是OCC为了达到监管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与银行的风险水平直接相关,并引导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计划具体描述了战略实施的过程,包括检查范围,检查时间以及需要动用的监管资源。
    2005年,OCC共完成了1287份不同类型银行的监管战略,包括所有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和专门从事信用卡的银行,所有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及57%的社区银行。
    2、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包括考察银行状况、保证整改措施的成功以及持续监控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监管人员通过现场检查以及其他工作的实施对银行进行CAMELs评级。对大型银行来说,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验证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因此适用于过程导向的检查;对于社区银行的低风险领域来说,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测试验证银行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因此适用于绩效导向的检查;对于社区银行的高风险领域来说,该阶段的主要目标两者兼而有之,适用于绩效导向的检查,同时辅助以过程导向的检查。对大型银行来说,由货币监理署派驻组常驻银行,现场检查一般在12个月内通过多次专项检查来完成;对于中型银行和社区银行,现场检查一般每12个月或18个月实施一次。
    现场检查结束后,监管人员撰写检查报告,CAMELs评级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对银行经营状况的综合性评级。CAMELs评级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水平、资产流动性和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六个方面对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每个方面的评分分为1-5个等级,“1”表示状况良好,不需要特别关注,“5”表示状况很差,需要对银行实行重组等整改措施。在对六项分别进行评估之后,再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权重得出对该银行的综合性评级,综合性评级也分为1-5级。综合评级为“4”或“5”的银行为“有问题银行”。
    2005年,货币监理署对国民银行的检查结果如下:
    计划目标 实际指标
    资本良好的国民银行比率 95% 99%
    综合CAMELS评级为1或2的国民银行比率 90% 94%
    恢复营业的问题银行占去年问题银行总数的比率 40% 44%
    3、处罚
    处罚是货币监理署根据银行、银行分支机构或管理人员的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规操作等现象采取的惩罚措施。处罚包括非正式处罚和正式处罚两类。对于银行或分支机构来说,非正式处罚是针对问题不太严重的银行采取的如承诺函、备忘录等处罚形式,主要为银行管理人员提供解决问题的指导;正式处罚是针对问题严重银行采取的处罚措施,包括正式协议书和禁业令。对于银行管理人员来说,非正式处罚包括监管信和惩戒信;正式处罚包括罚款、个人临时停业令和禁业令。
    2005年,货币监理署针对国民银行发布了23条禁业令、1条临时停业令,实施了11项民事罚款,签署了27份正式协议书、14份备忘录和5份承诺函。针对国民银行共计采取了81项处罚。
    四、美国货币监理署在银行监管方面的发展动向
      1、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审慎监管
    2005年,美国进入了信贷波动周期的后期阶段,美国市场上的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各银行的贷款规模和收益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OCC把审慎监管作为第一要务,使得银行在上述市场背景下还能够处于相对稳健的经营状态,促使银行的资本充足。此外,在信贷周期的后期阶段,信用风险可能会有所加大。面对这种情况,OCC一方面加强对信用风险较高领域的专项检查,另一方面参与制订这方面的政策和指引,防患于未然。
    作为审慎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也是OCC在2005年以及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OCC与巴塞尔委员会大力合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修订提出了不少修订意见。同时,OCC与美国其他监管机构合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在美国的实施做了相应的准备,包括对新协议框架实施后对美国银行业的定量影响研究,以及制定实施计划和新协议框架下的监管指引。基于美国银行业的现实,美国推迟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时间。
    着重审慎监管,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是各国银行业监管当局的首要目标。从美国货币监理署的监管结果看,目前美国银行市场上“骆驼”评级1或2的国民银行占国民银行总数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与美国货币监理署的灵活有效的监管是密切相关的。
    2、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导,重点保护消费者利益
    合规风险是OCC风险评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银行与消费者之间明显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信息获得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因此OCC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并把监督银行合规经营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2005年,货币监理署为保护消费者的个人及财务信息的安全,为银行以及各相关方制定了保护消费者信息的指引,引导银行以及银行的信息服务商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系统,确保消费者信息不被盗窃、滥用等。
    货币监理署客户服务部的目标是在消费者与银行发生分歧时,为消费者提供可选择的解决方案。客户服务部在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立场是中立的,并不代表其中某一方的利益。因此,当发生分歧时,客户服务部首先建议消费者直接与银行进行沟通,如果分歧还不能解决,客户服务部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各种解决建议。
    3、积极减轻银行的监管负担,降低监管成本
    把我好监管体系运行的成本收益,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课题。监管成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监管机构的成本,被监管机构的成本以及消费者可能受到的由于产品种类减少的福利损失,也就是静态成本与动态成本。
    货币监理署在减轻银行的监管负担,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的监管负担方面一直在进行一些探索,包括为中型/社区银行的低风险领域设计核心检查方法,精简检查步骤,提高检查效率;在合规监管领域,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减轻中小银行的合规监管负担。显然,这对于降低中小银行的合规成本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分化异常显著的市场,充分考虑到广大中小银行的实际成本承担能力,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 编辑:admi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4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