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美国主题论坛> 青青校园> 校园有感> > 正文
斯坦福大学的生存方式 学渣变学霸
时间:2014-09-01 15:34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1.蒋涛,斯坦福大学硕士,石油行业机械工程师
    如果时间紧迫不想看全文,那么请您记住两句话,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和”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想在斯坦福和硅谷更好地融入,请会一些编程。“
 


从斯坦福Green图书馆看胡佛塔



    距离斯坦福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加州一号,连接旧金山和洛杉矶,延长至圣地亚哥

    在位于斯坦福背面的Napa Valley葡萄酒产区里坐热气球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俗称斯坦福后花园。(鉴于有斯坦福的死敌学校表示不满,那再加一句,也是伯克利的后花园)

    好,如果对我的具体学习感受有兴趣,请往下看。谢谢。

    3个月前刚从斯坦福毕业的我,应该是比较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鉴于自己只是个Master而不是PHD,我的个人感受仅仅适用于在Stanford念Master的感受。从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斯坦福大学完成了机械工程专业(ME)的硕士学位,对于斯坦福的感受将简单就天时,地利,人和三点来展开,以自己最熟悉的机械系为样板:
    天时:
    斯坦福的机械系从2012年起超过了MIT成为了全美第一,当然第一还是第二本来也没有太大意义。之所以提一下只是为了说明斯坦福的ME目前依然处于一个上升势头。无论从学生规模,教授规模,论文质量数量还是与工业界的互动,斯坦福的ME都在稳步地前进中。这个时代,窃以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是人工智能,精密制造和互联网。分别对应了CS,ME,EE等专业。而这三个专业,斯坦福全部都是全美第一。具体到ME上,斯坦福的众多王牌课程几乎囊括了整个硅谷的用人特色。产品设计方面有极富盛名的ME310ABC,与电子结合的课程则有ME210,ME218ABCD,另外在thermal以及Manufacturing方面均有行业的泰斗级教授亲自授课。通常的情况是某个方向的业内公认权威教程的作者,他本人就在斯坦福教授这门课,而教授的内容甚至会大量融入教授本人最新阶段的研究成果。这部分的精华,在斯坦福以外的地方难有机会接触。另外ME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没有任何一门课是必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喜好在学校提供的14个方向中选择一个作为Depth,精修喜好的课程。同时还需要在剩余13个方向中再选择一个作为Breath,浅修该方向课程。(不过说实话,以斯坦福的学习强度,所谓的“浅”修,哎,您懂的。)即便如此,依然会有剩余至少15学分给予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课程。ME在工业上的应用已经很难独立,通常都会和其他专业交叉,例如Biomechanics,Robotics,Mems等等。ME的学生有需要也有义务去学习周边学科的内容,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学生们提供了方便。 以我自己为例,我选择了Product Design作为Depth, Mecha-tronics作为Breath,但同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同CS的学生一起学习了人机交互; 同EE的学生一起学习了IOS7 programming; 同Statistics的学生一起学习了信号数据处理,甚至花费7学分学习了日语。如今已经毕业,反而是那些交叉课程,成为了我寻找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地利
    地利当然就不得不提斯坦福所在的硅谷了。与其说是斯坦福坐落于硅谷倒不如说是硅谷始于斯坦福,这其中的历史渊源还涉及了斯坦福历史上一位开明的校长,他把属于斯坦福大学的一大片地区用远远低于市价的价格租给或者卖给公司建厂建办公室,交换条件就是这些公司在将来发展壮大之后招人时要优先考虑斯坦福的学生。来租地办公司的大多是中小型公司,也就是Start-Up (毕竟当时的大公司也不差这点地钱。)几十年过去了,硅谷本身已经不属于斯坦福的地了,但是所有硅谷的公司招收学生时优先考虑斯坦福却是亘古不变。更由于最早落户于斯坦福周边的是中小公司,这里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浓厚的创业氛围。硅谷这些数不清的公司为斯坦福的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地段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无与伦比。无论是科研还是进入工业界,永远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斯坦福每年从政府那里能拿到的国家科研资助少于东部的大多数常春藤学校,而每年从周边的高科技公司获得的资金注入却独霸全美。这一少一多完全体现了地域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名次并不高却由于身处咽喉要道,学生找工作时依然顺风顺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神校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而更多的国际知名的学校由于位置没有紧靠工业群给自己的学生在找工作上带来困扰。CMU的CS和斯坦福的CS现在并列全美第一,可是CMU的毕业生也有一部分前来湾区找工作;我也有在哈佛,耶鲁和MIT的很多朋友每个学期的斯坦福Career fair都会坐飞机前来参加,看重的就是这块风水宝地的机会太多。此处并没有黑其他学校的意思,(CMU还是第一个给发拒信的,汗。。。。)    但是作为一个斯坦福人,看到自己学校的招聘会能吸引全美各地的名校牛人们前来还是倍感自豪。
    人和:
    我在“天时”中说到斯坦福ME拥有众多王牌课程。斯坦福的ME课程拥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和周边的公司的紧密合作。很多课程就是给一家公司做项目,学生会得到公司的badge,自己的信息会录入公司的员工库,有需要时还会直接就去公司办公(这也是地利的好处),于是学生对待的心态就不一样,感觉自己是公司的员工,是在实习而不是仅仅上课;很多明星课程例如产品设计相关的ME310ABC,连续一整年为一家硅谷的公司做项目,项目内容由公司的负责人提出,学生们以3至4人为一组,在一年的时间里为公司解决这一难题。整个团队在这一年中的工作方式就如同是真正的Startup一般。(事实上也的确有非常多的ME310学生毕业后继续将自己做的产品发扬光大开了公司,比如这个Rabbit Proto:可打印真正电子元件的3D打印机)。而一年之后正好轮到暑假要找实习。至少这家公司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了。与ME310课程曾经合作的公司超过200多家,包括奥迪,沃尔沃,微软,松下,SAP,苹果,Oracle等等(我在该课程中与另外三人一起为SAP设计了一个远程交互会议系统,第二年顺理成章拿到公司Offer)。另外还有关于Mecha-tronics的课程ME218ABCD,历史悠久,当年的老一辈学生们很多在硅谷开办了自己的Start-up,也有的已经成为了各大高科技公司的中高层,其中有很多人会直接代表公司来斯坦福招人,点名要正在上ME218的人。我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多次面试时发现面试官就是几年前也上过ME218的学生,例如硅芯片制造商Lam Research Company的公司高层多人是经历了全部四个学期的课程; Apple的Iphone和Ipad操作感应器也是由一大批从斯坦福218课程中出来的学生们设计的。 斯坦福的毕业生在公司后回学校招收新人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在湾区已经形成。
    附录:费用及TA/RA
    斯坦福的ME硕士课程要求是45学分,一般分5个学期完成(斯坦福一年三学期制,暑假自己找实习),如果自费,一学期学费外加房租和其他费用等,大约会花费1万2千美金至1万5千美金。5个学期总共约6至7万美元。学校向Master学生提供很多TA和RA的机会。TA包括需要给学生上课并答疑的正式TA和只负责批作业的Grader两种,后者一周工作约8小时,每小时15美金,前者要略高于后者,具体数目不详,请参看http://stanford.edu的《ME Graduate Student Handbook》。需要TA的教授会通过学校给全部学生发邮件,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回复教授,如果人数过多将会通过面试决定人选。 RA的做法略微不同,通常需要自己主动去参加教授们每周的例会,然后再找机会先成为组里某个PHD学生的下手,这样算是初步进了组,称作Rotation Student,是否有工资拿全看教授今年是否Funding足够,一般而言Rotational Student没有工资。在组里工作了1至2个学期之后如果表现不错,通常教授会主动询问是否想做自己的独立研究而不再给别人打下手。如果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研究,那工资是铁定会发的,具体数目变动较大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许诺教授自己将会在Master毕业后继续做该教授的学生念PHD,那么之后几个学期的Master费用全免,并另发工资。有人曾经提出是否可以先答应教授当PHD从而将Master期间的费用免去,在Master毕业时再出尔反尔离开学校去找工作。如果有这种想法,我只想说,这么做不会被抓去坐牢,美国法律管不了,而且中国留学生里面这么做的人也不少。当年我拒绝了教授给的Tuition Full Coverage并跟教授说自己硕士毕业后就会走,对于科研没有半点兴趣,更不会当PHD,结果被很多同学骂脑残, 竟然拒绝了教授送上门的全奖PHD。但是,再给一次机会我还是这么说,多付了的学费,再赚回来就好了。Integrity is the base of everything. 真的acel rovsion 我无非只是妥协在规范基点的建构论者  NYC 资本投资
    1, 斯坦福一直有两类主流文化,一类就是大家熟悉的创业氛围和技术价值的极度推崇,以及对于技术知识和商业模式的结合和探讨都是最主流的文化,而且学校的位置,投入,和主流精力都几乎放在这一块,从上面的答案实际上也看出来了。另一类是对于原教旨理想主义的追求,这个体现在比较理论化的学科和早期的硅谷斗士们的眼中,对理想主义偏执的追求才是正途,而早期的创业者大都也不是抱着商业理想去做一个企业,更多是理想化的一种技术追求的实现,而本校的人文,自然科学,社科的研究者们也受着这种价值观,变得与东部的象牙塔式的研究者不同,看起来都比较Geek,而不是高大上的学院派大佬。但是整体而言,后面这类文化在现今是完全示微了,所以呈现出来就是相当功利化一点的主流价值,对于商业价值实现(技术基点上)有着比较主流的追求。当然,这类主流文化有好的方面,那就是在竞争激烈的北美TOP校里面,斯坦福一直有一个定位很独特的老本,而且这种定位带来的是其在科技业和围绕此周边展开的所有领域地位的巩固。。坏的方面呢,那就是斯坦福的学生很容易被Judge成张口enterprise,闭口leadership的家伙(实际上很多人确实这样),曾经去巴黎某个数学大牛校去做课题交流,结果人家直接摆一个姿态——”你们这些斯坦福的,居然也愿意认真做研究耶,呵呵“,搞得我们无比尴尬,和普林斯顿的人比起来跟后妈生的一样,这也侧面说明,创业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让别人对于S学生的看法显得十分微妙。。
    2,斯坦福其实真正比较值得推崇的是本科教育,斯坦福的本科理念结合欧洲学院制的通识和美国文理学院的小班教育,在课程设置也比较自由,有大量的博雅教育项目也供选择。当然,本科来说,压力也比较大,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斯坦福,普林斯顿,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应该是美国大学里面课程压力搞得比较紧的。而教育资源也提供得比较丰富,这一点理念是山寨的欧洲一些国立大学的做法。。
    3,在投入方面偏重非常明显,虽然斯坦福的捐款也好,学校基金收入也好,学校的企业相关也好,还有政府项目的合作也很多,所以实际上并不缺钱。但是在热门专业的投入比重有点高得过头,很多理论化的专业上学科经费方面还是很紧张的,当然出于对传统项目的保护,斯坦福对于数学,哲学,经济学,生命科学等等传统学科,还是做了一些保护,但是其他很多学科就比较穷了,包括很多工程学院的学科也是经费拮据,因为某些传统类的工程学科,虽然排名极高,但是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已经变得附加值很低,所以没兴趣去投入了。这一点,客观说,是严重违背了斯坦福的建校精神的。。
    4,master项目常年是作为创业和就业的跳板,虽然斯坦福的master项目一向很不错,资源极好,生源也很精英化,但是愿意潜心做研究的,其实并不多,大多人在master学习期间就找到好的创业伙伴退学出去创业了,事实上,斯坦福的master很大程度上成了个圈子。而念完master的人士,其实愿意继续攻读PHD的比例也是不高的,大多作为就业的一个简历补充,而斯坦福的master在硅谷附近的企业或者应用科学研究机构的效力还是很高的。。当然,这种大背景下,愿意继续攻读PHD的虽然很少(本来招得也不多),就很精英化了,怪物一大堆,而且不少理科项目经常出低龄的天才型PHD攻读者。这也是斯坦福的特色。。。
    5,设施很不错,学校环境和硬件条件都很一流,而作为美国著名的体育强校,各种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也是结成团,基本上能找到同好,而加州的户外条件和景区都是非常多,当然在加州大农村中,也算自身和周边也算有一个还过得去的商业环境可供使用吧。。
    6,社团活动方面,小团体大多经营得不错,而且资方往往都很有背景,有些还是纯邀请制。但大多数学生活动,其实蛮无聊的,翻来覆去就是喝酒,聚会等等一大堆,姐妹会&兄弟会子在美国还是挺出名的,也拥有自己的地盘,但是总的来说,逃不出美式学生社团的邪路,外来者开始会觉得新奇,玩久了觉得就是一帮子人瞎咋呼。。当然,这是美国学校的通病。。
    7,如果作为一个纯粹的技术geek或者一个对科技产业有商业理想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全美最好,最丰富的项目课题来做,也可以找到很多喜欢玩概念的team去参加,这里合作精神非常可贵,也确确实实能让你参与到其中,而学校也比较鼓励这些事情,斯坦福整体而言,工程类,设计类,商学类的话语权非常之大,主导了几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构,以及课程,项目的开拓。这套主流文化影响着所有的人,即使对计算机并不感兴趣的人,一般而言也会去辅修一些相关课程,甚至去double major,除了是对于”找工作“的加码(因为美国基础产业空心化,工科学生不往科技产业上靠,即使是斯坦福,就业也会非常一般),故而”码农“在斯坦福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必备技能,就和高中生学英语一样。。。
    戴雨森,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产品副总裁
    2008年9月到2009年7月在Stanford的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读了3个学期的Master后退学。
    1)Stanford的自然环境是非常得天独厚的。刚去的时候经常被震撼到,校园随处拍下来就是一张明信片。虽然本科清华也已经属于国内最美校园之一,但是Stanford确实太美了。
    2)对于立志做IT相关专业,或者是想创业的朋友来说,Stanford绝对是圣地,至少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讨论创业,并且实际去做的人也比其他学校比例高不少。大部分课程氛围非常强调实干,项目,teamwork,商业敏锐。很多project-based的课程和周围的大小企业合作,例如我选的课上就和Linkedin这样的中型创业公司,也与校友创办的小设计咨询公司一起做过项目。
    3)非常适合我这样的杂食性动物。以下是我选的课,有传媒学系的、CS的、EE的、ME的,自己MS&E的主题也是很广泛。(当然,最后一个学期基本上为了创业的事情都没怎么上课了,惭愧)
    4)最重要的是在Stanford遇见的这群人,在新生party上遇见陈欧就不说了,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当然,相信在美国所有名校,你都会遇见一群聪明的,热情的,也许有些古怪但是绝对牛逼的人,而这些遇到的人,会让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王星泽,科学爱好者
    Stanford, California 高新科技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体验很不同,所以对学士、硕士、博士的情况分别作答,以下不讨论职业学位或非学位项目的情况。限于篇幅,只重点介绍学术和就业,尽量不涉及生活或社交。
    在分情况讨论之前,首先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无论什么学位,对大部分专业,斯坦福很可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其他同等级别的名校可能是望尘莫及的。所以,大部分人的体验,都取决于他自己,因为他想要什么样的体验,斯坦福基本上都可以提供。大家的体验可以非常不同,比如说,反映在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的都有。当然,斯坦福和其他名校相比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说对学生选课和学生社团的严格限制。
    对于本科生的体验:斯坦福的资源丰富对本科生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自由选择专业,包括与文理学院类似的教育模式,你甚至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的专业。近些年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火爆,你会有很大的同侪压力去学计算机;你的美国同学里也有很多医学预科。即使你不是学计算机的,你会不可避免地被创业的声音包围。如果你本身不是一个特别有想法、意志坚定的人,斯坦福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静心学习的地方,但是对于有志于商业的同学就是天堂。斯坦福给中国本科生提供很少数的奖学金(事实上美国只有三四所大学给大部分中国本科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和东海岸名校相比,另外一点不同的是:(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前)东海岸名校的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会去金融或咨询行业,虽然很多年前斯坦福的中国留学生也都是去这些行业。在斯坦福和其他北美名校,课业压力显著高于国内高校。
    对于硕士生的体验:绝大多数斯坦福的中国留学生就读于硕士项目。大部分硕士项目一年可以读完,所以对于想从国内来美国工作、或者想镀层金的人来说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跳板。和蒋涛同学说的情况稍有不同,在热门专业,事实上有很多的博士生拿了硕士学位就离开了。同样的由于硅谷对计算机和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如果你的专业和计算机相关,在当地找工作是很容易的。很多系对硕士生的教育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视,一般也不会提供奖学金。大部分硕士不会像国内那样跟导师做研究。当然,如果你不想做科研,斯坦福的硕士项目完全足够让你胜任工作。如果你有志于做科研,通过在硕士课程中好好表现,有许多机会转博士。斯坦福的中国毕业生里,创业比较出名的,大多也都是硕士毕业。另外,和本科生一样,许多硕士生有充分的自由去利用斯坦福丰富的校内、校外资源。所以,重申这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选择,而且申请难度远低于本科生或博士生。
    对于博士生的体验:大部分博士生的体验取决于你的导师。由于很多系都有充足的经费(博士生应该没有自己家里掏钱的),而且有许多博士生导师可供选择,所以某种意义上博士生的体验也是取决于自己的。有的导师管得很严,你的博士生涯基本上等于一份工作;有的导师不怎么管你,你的身份主要还是学生。大部分中国来的博士生是为了博士学位来读博士,所以是需要能吃苦的。当然,不管你怀有怎样的想法,你还是要做出一些原创的贡献才能毕业。这个过程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所以如果你不想搞学术了,在工作市场也是很抢手的。很多情况下,起薪很高;但是由于平均需要六年才能博士毕业,所以如果是为了收入,读博士并不划算;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同学中途拿了硕士走人(斯坦福的政策,简单来说,是读一个博士送一个硕士的学分,就是同一门课可以用来满足博士和硕士的要求)。最后,如果你不想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瓶颈,同时又可以接受浪费几年青春的话,在斯坦福读博士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有志于学术,斯坦福也是最佳选择之一,但是你需要有足够定力,因为诱惑太多。
    廖洲艺,吃货一枚
    浙江 环境保护
    三月的时候曾作为录取学生参加了campus visit,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并从他们那里了解了他们两年来对斯坦福学习生活的感受。
    1. 在斯坦福,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牛人,学术牛人、创业牛人和社交牛人都很多,无论你原来有多优秀,在这里总能碰见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总之就是平台好,圈子优秀,视野宽阔。
    2. 创业氛围很浓厚。
    3. 除了电子计算机等专业以外,大部分专业就业还是堪忧,即使是斯坦福毕业生。所以很多理工科学生都选了计算机课程或者double了CS专业,因为找工作的时候熟练掌握CS技能会有较大优势。而且他们表示斯坦福的CS课程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即使编程基础一般的人(即一般理工科学生)也可以很快入门。
    4. 课堂不大,学生更爱去office hour(而很多美本学生表示虽然本科阶段自己不太去office hour,但是到了斯坦福就变得爱去了),(工科)课业压力较大,实验室机会很多,你想学术的话不会找不到去处。
    5. 学长学姐们非常喜欢户外活动,其中有一个学长差不多每周去一次优胜美地(虽然应该有夸张)。
    6. 土木环境系虽然是全美第一,但还是很穷(funding少),拿奖学金概率很低,招的PhD也很少。
    黄海,斯坦福在读
    Palo Alto, California 互联网
    腾讯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 engineer…
    斯坦福的就读体验特殊在哪里?同为顶尖高校,来自斯坦福的诺贝尔奖得主数目远不如芝加哥大学,政治家的数目难以和哈佛耶鲁相比,而论及本科生教育的口碑,普林斯顿也胜过斯坦福一筹(普林斯顿不设置职业教育如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非常专注于本科生的培养)。
    斯坦福的特别之处在于这里是硅谷的中心,世界创新的引擎。
    美国大学教育素以“批判性思维”而闻名于世。学生往往需要在一个学期中阅读大量文本,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并撰写动辄数十页的论文。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都能得到显著提高。
    而斯坦福的教育理念却是实干为本,应用导向。泡图书馆和写论文不是斯坦福大学学生(尤其下面提到的两类学生)的学习常态。虽然也有较强的人文社科实力,但工程和设计两大学院在斯坦福校园内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在这两大学院读书,日常的体验是“解决实际问题”重于“分析理论”,“动手”胜于“思辨”,“创造”多于“分析”。
    这个学期在斯坦福设计学院上了“创造力与创新”课。因为近年design thinking的流行,相当于“Introduction to design thinking”的这门课是斯坦福最难选上的课程之一(在https://dschool.stanford.edu/dgift/可以看到一个90分钟浓缩版的网络公开课)。
    Design thinking和“设计师”职业没有直接关系,可看作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下面我会结合课上的project介绍这套方法论。这学期我们主要的design project是改善East Palo Alto当地一所教会学校East Palo Alto Phoenix Academy(下简称EPAPA)学生的教育体验。
    EPAPA是一所教会学校,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绝大部分为墨西哥裔。由于周边社区收入较低,学生普遍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尽管学校的vision是“让每个学生获得大学学位”,但现状是EPAPA毕业生在大学辍学率非常高。
    Design thinking的第一个特点是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把problem solving看成在信息不完全状态下不断摸索的过程。老师只告诉我们项目总体方向是“改善学生的教育体验”,却没有规定具体解决什么问题。因此我们前期在学校做了很多访谈,了解学生和老师各自的需求。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辍学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尽快工作赚钱,换句话说他们并不认为大学教育对自己的前途有何价值。而且大学教育价格昂贵,经济压力较大的EPAPA毕业生进一步失去完成学业的动力。基于这些信息,我们把待解决问题设定为:“帮助EPAPA学生认识到教育和职业追求之间的联系”:例如想成为机械工程师(不少学生提到想进入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工作),就必须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
    Design project的第二个特点是发散与创造,确定好问题后头脑风暴想出越多解决方案越好。我们需要在一个周末想出100个创意去解决确定好的问题,完全不怕疯狂。Design thinking的理念是good idea comes from many ideas,与其花时间想一个好主意,倒不如先去想很多主意,再从中挑一个好的。
(头脑风暴100个点子)
    Design project的第三个特点是根据反馈快速迭代。我们的第一个想法是设计一个暑期实习计划,鼓励EPAPA学生到心仪的企业做一个简单的实习(即使是打杂也无不可),由学校和企业合作提供培训和导师,旨在帮助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对感兴趣的职业有第一手的认知,例如我们认为如果你亲眼看过谷歌的工程师工作,就会对成为工程师需要什么知识更加有谱。我们拿着这个方案到学校和老师、学生交流,收集他们的反馈,发现其中一个较大的问题:学生自己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很难从两个月的实习期当中收获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设想中的“从实干中学习”很难实现。
    那我们最终设计的方案是什么呢?在这里卖个关子,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我们小组final presentation的内容:
    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glF6zGijw
    Prezi:http://prezi.com/plqdajea_ccp/epapa-presetation/?        utm_campaign=share&utm_medium=copy
看到这里,是否感觉设计思维看着有点眼熟?没错,设计思维实乃国内媒体热炒的“互联网思维”的老祖宗。
    本人不是斯坦福的,“名义男友”是。Top student,全奖,助教,某课期末成绩班均分44.6%正确率,他是88%。此人天资聪颖,跆拳道黑带,组过乐队一手好小提琴,说7门外语,爬雪山滚草地,全球飞来飞去的实习。
    交待完背景。
    下面是我看到的生活学习情况:每周总共睡不到20小时,常年驻扎图书馆,洗澡就去gym。如此日常至今连续一年半。吃饭连步行来回时间不超过15分钟。邮箱里未读邮件常年在3000封徘徊。所有行李两个箱子绰绰有余。拉开第一个抽屉,里面全是维生素或者能量补充剂以及治疗阳痿的药。。。第二个抽屉上医药账单及别的信件,第三个抽屉空。最近半年发现得了胃溃疡,好不容易睡下还会被痛醒。必须20分钟喝次药。终于有时间和楼主约会,不到一小时,接个电话开会就必须离开,但是还是很温柔的陪了我30分钟extra(哎,算球,对这种人也不能要求太高)
    这回答偏题。但是也算另一种参考。他是本硕连读。
    最后,喜欢上学霸的学渣要慢慢接受在学霸的世界里只有“知识”和“真理”以及少得可怜的“私人时间”。
    ===========分割线=========
    发这个帖子差不多半个月了,看评论到现在觉得有必要说些什么。
    世界无奇不有,读斯坦福的算不算人群中的少数,在斯坦福可以拿全奖的算不算少数中的少数?我没有必要编造或者夸张来博眼球。这个帖子就是以一个比较亲密的旁观者身份给大家讲讲极少数的人在斯坦福的生存方式。一开始也说了有些偏题,因为不适用绝大部分人。
    另外,虽然我们很难得见面,但是我喜欢他,他喜欢我(尽管优先级绝对在学习,睡眠,看医生之后)。有些人话里行间对他目前的健康状况不是关心而是嘲讽,大家觉得这种留言出现在一个喜欢他的人的帖子后是不是不礼貌?
    你们可以质疑,但请保持风度。
    目前他正在修20个学分的课,虽然比上学期轻松很多,压力还是大。主要因为他的身体健康下滑太多。斯坦福的学期制是一年4个学期,差不多3个月结束一学期。每学期间休息2周。这个网上搜学年计划都可看到。推算一下,普通学校的课业压力在这种学期制度下也是翻倍。考虑到难度和广度,或许再翻一倍也不为过。他上上学期有门数学课,教授是那个专业的前沿。第一周开学,告诉他们1-19章自学,第二周直接20章开始。同一门课,一样的教材,耶鲁是1-21章自学,哈佛是1-28章自学。因此,好大学的好师资,也需要自身有个好基础(或者立刻打基础的能力)才能有用。当人们羡慕嫉妒恨这些名校生的时候,真心想说未必适合大多数。或许是我本人比较没有抱负吧。他让我去他们学校申请博士,这样可以方便见面,他帮我联系教授面试。我拒绝了。现在住的地方开车半小时就可以到斯坦福,没必要再虐自己去读博士,把资源留给有需要的人吧。他要没时间,我读博士他还不是一样没时间。21个图书馆(记不太准)难道还天天约着同一个自习。。。

( 编辑:wangshu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