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美国主题论坛> 美国话题> 美国话题> > 正文
我所了解的美国“兄弟会”
时间:2014-09-25 17:37 来源:美闻网
字号:【

 
  美国社会的结社习惯可以说是“从娃娃抓起”:不但中小学里的学生自治有模有样,大学里社团组织更是多到令人眼花缭乱,我所在的伦道夫-梅肯学院,1400多学生居然组织了70多个社团,最有权力的是号称为“兄弟会”(Fraternity)和“姐妹会”(sorority)的学生自治社团。而像梅肯学院就有5个兄弟会和3个姐妹会。他们互不隶属,各自发展自己特色。学校前任图书馆长曾经参加的一个兄弟会就叫做“酋长俱乐部”;众所周知耶鲁大学最著名的兄弟会是“骷髅会”,布什父子都是其成员。
  在美国,不满21岁是不允许喝酒的。可是兄弟会总有办法弄到酒精饮料,让大家尽情狂欢。在校园内外,学生们的周末PARTY可以说是经年累月、历久弥新。这些成年人都能理解,年轻人只是想使生活变得更有趣味一些,显然聚集到一起会比单独一个人更有趣。不过也有些人参加“兄弟会”和“派对”成了一种“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派对动物”。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称为快乐的群体生活。
  除了寻欢作乐之外,学生自治也是兄弟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功能。学校有意让兄弟会参与一些管理职能,如学生宿舍的出租、学生先进的奖励、大型活动的举办等等。而由于兄弟会之间彼此存在竞争,他们必须在平时就注意积累良好的记录、组织更多活动、树立良好形象,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扩展影响力。他们经常向学校提交组织活动的报告,除自娱自乐外,大多是组织慈善捐款(如给加纳难民捐款、向癌症基金捐款等)、公益活动和学术活动等。
  由于这些不可替代的功能,“兄弟会”“姐妹会”在校园里有很强的号召力。今年4月初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一年一度的摩兰讲座,题目是关于中美关系的。在发了演讲广告并在教师大会上宣布之后,亚洲研究中心的教授当时预测参加者不会超过五六十人,算是一个中型讲座。可是真到了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座无虚席,准备好的座位根本不够,有些学生甚至坐在过道的地上。事后我问知情的学生才知道,原来是本校某个“姐妹会”突然对中国话题产生兴趣,于是号召大家当晚来听讲座,导致听众人数比预测的多了近一半。显然,在这些学生活动中,“兄弟姐妹”们的号召力甚至不亚于学校官方。
  这些激情四射的学生不知疲倦地享用青春、勇于尝试、永远充满好奇心,正像是年轻时代的美国。而且这种特性其来有自、至今不衰。就连一贯慢条斯理的老校长,有次在开车的时候说起他1974年在牛津上学,也曾利用两个暑假走遍欧洲去过冒险生活。美国人的这个变化很奇妙:如此激情、有时捣蛋的年轻人一旦到了中年,结婚生子,突然之间就摇身一变成了保守的绅士,过着简单快乐的家庭生活。中产阶级们四五十岁以后的日子大多变得平淡无奇,这也导致年轻时代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很多人都能清清楚楚地回忆起并且一遍遍地跟别人谈论他们在高中和大学时的集体激情时光。
  不过,对于这些未来的中产阶级来说,即使他们毕业后离开了学校,这些社会横向组织网络也将长期地保留在他们的生活中,而结社的习惯也会继续发扬光大。更进一步说,这些年轻时所参加的校友会、同学会、兄弟会、俱乐部,可被视为他们成年后所组织的中产阶级俱乐部的前身,而中产阶级俱乐部则又是美国政党的前身。人们在青年时代经历了“社团政治”的训练,成长之后自然对“政党政治”驾轻就熟。当社团化生存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后,人们彼此成为“兄弟姐妹”,而不是干巴巴的党员或成员,从组织学上来说显然更为有力。遇到外在力量,如政府权力等的挑战时,这样的社会能够迅即做出有效反应,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就像“黑社会”的强大在于义气的联结,政党的强大在于共同价值观的分享,公民社会的强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同生活经验和彼此间情感纽带的建立。
 


( 编辑:wangshu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