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移民美国> 移民论坛> 华人移民史> > 正文
芝加哥中国城 洗衣店饭馆居多
时间:2014-11-10 09:15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芝加哥有华人的踪迹是1870年代以后的事。在那之前,华人主要聚居在美国的西海岸如加州、奥立岗州及华盛顿州等地,大多从事修筑铁路的工作。186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许多美国人失业,勤奋但属于少数族群的华人成为「抢饭碗」的替罪羔羊,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大城市,反华人的暴动时有所闻,而一些新订的歧视华人的法律,比如华人不能在法庭上对白人作不利的证词等,更间接地鼓励了对华人的暴力行为。
    在这种背景下,比较有冒险精神的年轻华人开始向东移动谋求发展。根据记载,最先在芝加哥落脚的是一位名叫梅宗周的广东台山人,时间是1878年。他发现芝加哥的人比西岸的人来得和善包容,便写信告诉他在旧金山的亲友们,鼓励他们前来创业定居,并将他的兄弟梅宗凯、梅宗瑀从台山接来。一年之内,便有八十多个人来到芝加哥。当时他们从事的行业几乎都是开洗衣店或餐馆。至1890年﹐约有六百华人居于南克拉克街(S. Clark St.)和范布伦街(Van Buren)一带的中国城﹐其中有四十多人为梅宗周的同村本家。到1900年,华人经营的洗衣店达430家之多,餐馆也有160多家。早期的中国城可说是由洗衣店﹐餐馆﹐杂货店﹐与同乡会构成。
    克拉克街所在的市中心﹐有爱尔兰人经营的酒吧与赌场﹐有意大利人开设的饭店与杂货店。加上华人,可谓龙蛇杂处。
    位于南克拉克街323号的兴隆记为梅氏三兄弟所经营,专做零售批发南北干货、日用杂货、绸缎、茶叶药材、家具古玩等生意﹐是芝加哥早期华人商业与社交活动的中心。兴隆记还兼作银行﹐俱乐部﹐与旅馆。梅氏本家与顾客﹐常将积蓄存入店中﹐获取一些利息。周末与年节假日﹐兴隆记是华人消遣娱乐的去处。店铺后边设有牌桌﹐烟榻﹐供华人打牌赌博﹐吸食鸦片或水烟。兴隆记楼上的房间﹐租给房客﹐或招待短期游客。
    兴隆记于1912年搬迁到永活街(Wentworth St.)2243号﹐许多华人也跟着兴隆记由克拉克街往南迁移,芝加哥的南华埠因而逐具规模。1912年,芝加哥已有将近二千名中国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有二,一为市中心土地昂贵,居住或做生意的空间狭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安良、协胜两个工商会的冲突日增,开辟新华埠便是由「安良工商会」发起,因此形成「两堂两华埠」的局面。
    永活街就是现在的中国城主街。今年(2012),芝加哥华人举办各项活动,热烈庆祝中国城建成一百周年,其实华人早在1878年就已经来到芝加哥,只是从1912年才大规模地搬迁到现在的中国城。
    闲逛中国城,可以看到宗亲会的会所到处林立。由于1882年的排华法案,在随后的六十多年,美国华人社团都是男多女少,并以单身汉为主,只有少数幸运儿有家室陪伴。同姓、同宗或者同乡的移民很自然会走在一块,互相照应,成立会馆。在众多的宗亲会中,梅氏公所拥有最多的会员。自1920年以来﹐芝加哥梅氏便居全美梅氏宗亲总会领导地位﹐当年,由梅宗周控制的「安良工商会」俨然是芝加哥中国城的「市政府」﹐自治管理华人的内部事务与纠纷。梅宗周与其长子福兰克先后被称为中国城的「市长」。福兰克1937年9月17日去世﹐葬礼声势浩大﹐由警车开路﹐数千人送行﹐被称为芝加哥「最大的葬礼」。
    从安良大楼到培德中心  
    「安良工商大楼」是中国城内,最早建成的一栋具有传统中国文化色彩的建筑。位于永活街和舍麦路(Cermak Rd.)的路口,建于1926-1928年间,由「安良工商会」聘请美国建筑公司Michaelsen and Rognstad设计兴建。在构思期间,该公司参考许多中国历史建筑物的书籍为蓝本。1926年工程计划公开宣布时,被芝加哥媒体评为「华人在美国建造出另一座最昂贵及精心设计的建筑物」,1928年落成后,它就成为中国城的地标。美国人至今仍称这栋屋宇为「中国城市政府」( Chinatown city hall )。
    「安良工商会」曾开设儿童中文班,提供新移民服务,举办活动和庆祝会,并设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司法系统,以解决会员之间的争端。但这栋大楼于1988年被联邦调查局(FBI)以帮派聚众等理由查封,此案涉及华商帮派枪杀、敲诈、非法赌博,及芝加哥政府官员受贿等诸多内容。据说案后,整栋大楼以一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芝城华人基督教联合会」,并改名为「培德中心大楼」。
    如今的「培德中心大楼」,是一个非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三楼是「芝城华人基督教联合会」的国语礼拜堂,二楼是培德中心教室及图书馆,开办许多课程,为新的移民提供英文教育,就业培训辅导,并有各种免费讲座,一楼为培德书局及商店。1993年12月1日,培德中心大楼被芝加哥市议会定为芝加哥历史文物。2007年,「美国运通」和「国家历史保护信托」共同提拨一笔文物保护基金,透过网路公开投票,在二十五个大芝加哥的历史文物中,「培德中心」以最高票赢得11万美元的资助,作维修及保护建筑物外貌之用。
    「天下为公」牌坊
    来到中国城,最醒目的地标,莫过于「天下为公」牌坊。1930 年代末,美国经济大萧条,中国城也丧失南迁之初的繁荣,走向长达近30年的衰退期。1950及1960年代,中国大陆易主,美国移民法也比以前寛松,华人移民数量剧增,由于大批移民拥入,中国城遂从衰退走向复兴。到1970年,芝加哥的华人已达一万四千人,是美国华人人口最多的第四大城,排在旧金山、洛杉矶及纽约之后。「天下为公」牌坊于1975年落成,这个时间座标,正好印证了中国城的复兴历程。美洲的中国城牌楼,大都是由台湾或中国的政府捐赠,这一个却是由本地华人社团合资兴建。
    谭继平纪念公园及华埠广场
    谭赞(1881-1944)是早期移民中著名的侨领,国父孙中山先生于1909年12月,停留芝加哥期间,成立同盟会芝加哥分会,谭赞即为创会会员。他毕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及救国理念,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做食品进口及面粉厂的生意,育有二子三女。谭赞的子女在发展家族事业的同时,也同样热心公益,他的子女中,最著名的就是谭继平(Ping Tom, 1935 - 1995)。
    谭继平对芝加哥华裔最大的贡献,当属1984年成立华埠发展公司,推出华埠广场商业及住宅群工程,让中国城的版图延伸到今日的华埠广场一带。华埠广场也就是十二生肖广场所在地的二层商用楼群,以及北边的住宅群。华埠广场的前身是圣塔菲(Santa Fe)铁路客运的停靠站,1971年圣塔菲铁路客运终止服务,这一带变成杂乱无章的废铁道。直到华埠广场重新开发以后,才有了新貌。
    谭继平,西北大学法律及经济系毕业,是芝城华商会的创办人之一,也是首任会长。他于1995年不幸病逝,并留下要在中国城建设一个公园的遗愿。1999年,芝加哥公园管理委员会(Chicago Park District)批准在中国城以北,靠近芝加哥一带建一座公园,并命名为“Ping Tom Park”(谭继平公园),以纪念他为华裔做出的贡献。
    公园旧址是废铁道,如今已转变成17英亩的美丽庭园,公园沿河而建,早已成为芝加哥著名的风景区。中式凉亭色彩鲜明,周围植满松竹银杏及杨柳,旁边还有儿童游乐设施,不仅是附近住户休闲的好去处,芝加哥地区许多与华裔有关的文化活动,也都会选择在这个公园举办,像每年的龙舟大赛就是一个例子。
从市中心到中国城,大家都知道搭62路公车或红线捷运火车,其实还有一个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城,就是搭水上计程车(Chicago Water Taxi),从川普大楼搭乘,沿着芝加哥河向南行来到谭继平公园,只要五元,既便宜又有趣。
     华咨处、廖锦良大楼
   早期,对于华裔新移民的服务,「中华会馆」和「安良工商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晚近,这项重任已逐步转交给「华人咨询服务处」。「华人咨询服务处」自1975年成立以来,在移民教育、求职、入籍、老人福利、幼儿教育及福利、失业补助、贫户救济等方面,给予非常有效的帮助,这些年,它提供的服务项目不断扩展,已成为华人社区最大的服务机构。1990年代末,华咨处高层决定盖一座新的大楼,而且不再拘泥于中国城内传统的中式建筑。
    「华人咨询服务处」的总部,位于普林斯顿大道(Princeton Ave.)和南谭街(S. Tam st.)会口处,在新开发的华埠广场区,紧临谭继平公园,于2004 年六月完工落成,名为「廖锦良大楼」(廖锦良先生为芝加哥地区有名的地产经记人,为了盖这栋大楼,他捐资一百万美元给华咨处)。这栋三层楼的建筑,曾获得多个建筑设计奖,外墙由似龙身鳞片的钛片覆盖,极具现代感,它矗立在古老的中国城内,虽让人感觉有点突骛,却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九龙壁仿北京北海公园
    1980年代以后,中国城的版图不断扩张,向北延伸到芝加哥河,向南则发展到桥港区,华人社区内增设了许多文娱商业设施。于2004年落成的九龙壁,是近十年来中国城欣欣向荣的象征,位于交通要道的永活街和舍迈路口,由芝城华商会、华埠停车场等社团集资建成。这座仿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由三千件琉璃砖组成,这些琉璃砖都在北京御窑厂烧制,建造的师傅及工人也都由大陆请来,它可说是北海公园九龙壁的缩小版,长35英尺﹑高16.4英尺﹐厚5英尺。它象征的,不仅是凝聚华人社团的力量,也为芝加哥带来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九龙壁立于这个位置,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与功能,它用于镇邪,中国人讲究风水,因为它的对面正是I-55 / I-90高速公路的出口,算是路冲,不是一个好的风水位置,所以用九龙来压镇,以保佑及守护中国城的居民。
    美洲华裔博物馆、李秉枢中心
    闲逛中国城,想对中国城的兴衰演变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应该走进「芝加哥美洲华裔博物馆」,博物馆目前展出的主题是「我的唐人街,内里情怀」,展出的项目,正是芝加哥百年来的华人移民史。展览中回顾中国城的形成、成长及变化,从美国排华法案开始到如今的一片繁荣,华人社团的结构及演变,移民的辛酸血泪及孤苦,社区的扩建及发展,跨州高速公路为中国城带来的生机与影响等等,都在这些展出的照片及文物中一一呈现。
    位于23街西238号的华裔博物馆,于2005年五月正式开放,这栋1896年盖的建筑,原来是店面及用来做储物的仓库,连地下室共五层。改为博物馆后,一、二楼为展览厅,三、四楼为文物保存和修缮中心、办公室等。2008年9月9日三楼发生一场大火,所幸消防队员及时赶到,虽保住了一、二楼的展品,但三、四楼的宝物却付之一炬。重建过程中,包括芝加哥历史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在内的许多芝加哥地区的博物馆,以及包括李秉枢在内的许多社区人士,都鼎力相助及捐款,博物馆于2010年九月重新开放,内部也焕然一新。
    芝加哥虽然有两个中国城,建立于1912的南华埠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国城,居民以华裔为主,1970年代兴起于亚阶街(Argyle St.)一带的北华埠,则以东南亚的华侨为主,其中很多是越战之后,大批涌入的难民,北华埠也因而被昵称为「新西贡」。所以许多重要的社团组织及单位像中华会馆,华人咨询服务处﹐华商会,中美协进会﹐华埠博物馆基金会﹐华人基督教联合会﹐圣德力华人天主教会﹐以及公共图书馆等,都设在南华埠,而每年的春节大游行或国庆活动,也大多在这里举行。
    1970年代,中国城的商店店员及餐馆服务员都还清一色只讲广东台山话,既不通国语,英文沟通能力也有限,碰到不懂广东话的客人,只好大家比手划脚。有趣的是,他们以正宗的中国人自居,笑话别人「唐人不会说唐话」。近十几年台湾及大陆的移民涌入,到中国城购物、用餐,讲国语已经非常普遍,不懂广东话不至于再遭白眼。对那些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的新移民来说,南华埠的意义,只是第一个落脚点及适应站,他们或依附远亲,或独自在这里打工。不同于一辈子困居中国城的老一辈移民,新移民一旦对英语有了把握,对美国的生活也有相当的了解后,便迁往郊区,融入主流社会,过比较舒适宽松的生活。
( 编辑:wangshu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4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