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美国头条> 时政动态> 经济> > 正文
美联储如何激活停滞的美国经济
时间:2013-11-20 14:52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如果你想知道美国经济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失业率何时会降到6%以下、经济年增速何时能回升至3%以上,一种有益的做法是,暂时不 要考虑那些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家庭。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另一批生活在恐惧之中的人,也就是数以百万计的 尚有一些可支配收入的美国人。
    这个焦虑不安的阶层所面临的选择,或许并不是最艰难的,但从纯经济的角度看,却可能是最重要的。想象一对30多岁的夫妇,他们仍然 住在八年前购买的简陋房屋里。孩子们已经长大,不能再让他们一起挤在堆满玩具的窄小卧室里了。这对夫妇想买一所更大的房子,他们已 经还清了债务,而且有了一些积蓄,但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和复苏乏力造成的恐慌。尽管他们买得起大房子,但却担心现在还不是 大把花钱的好时机。假如他们当中一个丢了工作怎么办?假如另一个很多年得不到加薪怎么办?这类忧虑仍然很容易产生。
    实际上,目前的情况已经好转了,虽然看上去并不一定如此。在经济衰退最严重的时期,人们是真的穷。他们的负债达到历史最高,储蓄则降到历史最低点。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了。美国的家庭已经偿还了很多债务,并积累起一些储蓄。他们只不过是尚未进行消费。因此, 曾经以对金融部门提供生命保障为使命的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如今面临的新挑战同样很复杂,而且更加微妙。美联储需要说服消费者们,让他们恢复对经济的信心,相信现在真的是重返股票市场,或购买更大房子的时候了。
    为此,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宣布实行第三轮所谓的量化宽松举措(简称QE3)。这种有争议的策略是2001年由日本第一次尝    试的。当时和现在一样,量化宽松有一个相当简单的目标,即激活停滞的经济。就像美联储所做的几乎每一件事一样,这一举措也同样笼罩在令人困惑的措辞和技术细节之中。同样,它也并不是最直接的经济刺激举措。
    作为唯一一家敲几下键盘就能造出新钱的机构,美联储已经承诺,每个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其目的就是迫使银行和投资者承担更多风险。在房地产泡沫时期出售的金融产品中,某些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属于最坏的投资产品,然而目前,大多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都有美国政府担保,几乎是最安全的投资项目。在美联储看来,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与财政遭受重    创的家庭一样,银行也十分害怕再去承担任何风险,于是,它们的不作为就使经济继续在泥潭中挣扎。过度承担风险会制造危机,而太过保守则会抑制经济增长。通过量化宽松,美联储可以拿走这些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迫使银行用手中的资金去做一些风险更大的事,比如为更敢于冒险的人提供有竞争力的贷款。一旦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资金用于安全系数较低,而收益率较高的投资,经济就会起飞。至少理论上是这样。
    每月400亿美元足以转变10万亿美元的美国抵押信贷市场吗?也许单靠这项政策还不行,然而与前两轮较为温和的量化宽松政策不同,QE3肩负着一个更微妙也更重要的使命。它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间接地施加心理压力,来激活在美国经济中占85%的消费和投资活动。伯南克宣称,美联储将会无限期向抵押信贷市场注资,这表明他已经厌倦了短期举措。他说,他领导下的美联储将努力采取各种特殊措施,直到失业率下降。用美联储的话说,对银行、投资者和私营企业来说,QE3传达了一条明确的信息:风险最大的事就是紧紧攥着现金和毫无风险的证券,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获利。
    当前,几乎没有人对本•伯南克明确表示支持。很多支持量化宽松政策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伯南克等了太久。很多政治人物、经济学家以及市场参与者都认为,基于很多其他原因,QE3存在根本性的缺陷,而且很危险。他们表示,美联储注入的资金不会被用到明智的投资项目上,而是会引发通货膨胀,特别是推高石油等关键大宗商品的价格。这样就会使美国经济温和的复苏势头进一步放缓。
    毫无疑问,存在反对意见的部分原因在于,该政策的核心观点许多人无法接受。QE3的思想根源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理论。这位20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学大师既受人尊敬也被人鄙视。他的经济观点常常——尽管并非总是——让人联想到民主党的立场。众所周知,凯恩斯曾经解释过,“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部分原因在于“节俭悖论”。这个观点认为,在经济状况不佳时,每个人可能都会做似乎完全合理的事,如攒钱而不是买新房子。然而所有人都做正确的事,所产生的累积效果,却会造成坏的影响。如果所有人都存钱,经济活动就会显著减少,经济增长也会大大削弱。奇怪的是,凯恩斯认为,让经济状况恢复健康最好的办法是,说服个人和企业,不要对手中的钱那么谨慎。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观点简直像是抽风了。在经济复苏阶段,中央银行怎么能把一种最不负责任的行为当作最负责任的事情加以推广呢?     然而,量化宽松的鼓吹者却回应道,他们知道这种政策会奏效,因为他们见过。2001年,日本的状况与今天美国的状况有些相似。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泡沫破灭,随后就是持续多年缓慢、坎坷的经济复苏。世界各国绝望的经济学家,都求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放弃谨慎的政策,并鼓励其印钱、花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经济学家中就包括本•伯南克。最后,日本银行的确采纳了这些建议。之后不久,果敢的冒险 精神就推动了经济复苏。但也许不是那样的,许多批评人士反驳说,当时经济本身已经呈现出了复苏态势,而日本银行最后一刻采取的措施即使产生了作用,也没有多大。
    无论什么时候失业率降至6%,或者经济年增速回升至3%以上,都很难明确地了解量化宽松是否真的能促使某个家庭购置了新房。我在思 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正赶上纽约市下令禁止出售大杯碳酸饮料。几年后,纽约肥胖人口的比例可能的确会下降。而禁售大杯碳酸饮料也可能 的确会起到一定作用,原因可能是它直接让我们买不到大杯的碳酸饮料,也可能是间接地提醒了我们肥胖问题的严重性。然而,纽约人体重 减轻可能还有若干种别的原因。毕竟,禁售大杯碳酸饮料是长期以来对美国人体重超重不断关注的结果。或许肥胖问题已经不那么严重了。 真的很难说。
    公共卫生专家很多年来都在努力劝说我们要锻炼身体、饮食得当,却一直不怎么见效。所有简单易行、相对来说没有争议性的办法,都在 很久以前就尝试过并且失败了,比如营养成分标注、食品金字塔等。仅剩的选项要么是忽略问题,要么是尝试一些怪诞的措施。这也正是本• 伯南克的处境。简单易行的事他几年前就做过了,他也清楚地知道量化宽松充满了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然而他同时也感觉到,小心谨慎、 不采取任何极端举动,风险可能最大。他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有完全相同的感觉。
 
( 编辑:Jane)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