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求学美国> 名校名人> 著名大学名人> > 正文
林书豪与哈佛大学
时间:2012-09-14 17:41 来源:互联网
字号:【
    享誉全球的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创建于1636年,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哈佛什么专业最出名?当然是公认的法、医、商。不过,2012年2月,全世界都知道了林书豪这个名字,也惊讶于从来以篮球见短的哈佛居然也可以走出NBA全明星!
    一、诞生奇迹的一周
    2月初,“林书豪”还只是一个亚裔符号。可之后短短的十几天,林书豪大闹NBA,一个华裔小子居然在NBA倒海翻江,带领尼克斯七连胜,而且每场都至少两双,并在科比面前砍下38分,赢了湖人队。球队亢奋,球迷激奋,舆论兴奋。尼克斯的官网顿时点击量飙升,他的17号球衣卖到脱销。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公司市值一度达到了2.28亿美元。女球迷为他疯狂,他被奉为“报纸头条”,媒体为他造出了“Linsanity”(林来疯)等新词,甚至还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接着就是探明英雄出处,这一下想不激动都不行了:身体条件——1.91米,体重91公斤;毕业学校——以篮球见短的哈佛;经历——1月份被下放到发展联盟;加入尼克斯之前,他先后两次被裁。最后才被纽约尼克斯队收留,可还是临时工身份,没有住处,蜷睡在队友客房的沙发上……
    二、奇迹背后:申请斯坦福受阻
    林书豪在高中时篮球成绩已经非常出色,曾经带领学校球队拿下加州的高中联赛冠军,并被评为“年度(高中)最佳球员”。但在申请大学时却遭到了很多名校的拒绝,比如林书豪一心想进去的斯坦福大学。最终,哈佛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但林书豪必须要自己承担高昂的学费。父亲林杰明全力支持儿子读哈佛,他觉得虽然这不是林书豪最喜爱的学校,但是进了哈佛,就意味着能够登上NCAA(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的舞台。
 
高中时候的林书豪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并无太大区别,都是世界级的学术名校。可在篮球运动员眼里,这两所学校的地位简直天差地别:斯坦福大学堪称NCAA的一支劲旅,迄今已经有26名球员在NBA球队效力;反观哈佛,虽然是NCAA常青藤联盟的老牌球队,但过去100多年来从未染指过联盟冠军,就算排名第二也只有可怜的3次。历史上唯一荣膺联盟年度最佳球员的,是在篮球圈毫无名气的乔·卡拉比诺(1984年),在林书豪进入NBA前,哈佛历史上只有两名球员打过NBA,而且成绩都不是非常好。
    虽然篮球不是哈佛最擅长的领域,学校还是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个人爱好的环境。林书豪在哈佛主修经济学,副修社会学,平时还要兼顾打球,曾有媒体问他如何很好地兼顾。林书豪说,“这没有像听起来这么难做。你一旦进了哈佛,他们会把你照顾好。最困难的是进入,被篮球队招募让我入学。我一旦进去了,老师们都很帮忙,特别如果你是篮球队员。有时候我需要家教,他们都会帮助我。”
    虽然在一年级赛季里林是“球队中身体最弱的一个”,但凭借对篮球的喜爱和努力,在大学结束时,林书豪已成为常春藤联盟历史上第一位达到1450分的球员。直到今年林书豪在NBA上大放光彩,人们才发现其实哈佛也可以成就篮球明星。林书豪从此成为哈佛的体育品牌,并将因此载入哈佛的篮球史册。
 
 
    三、“书”中无极限
    林书豪祖籍台湾,是纯正的中国血统,中国人能在NBA中有这成绩,自然给中国人长了脸。兴奋过后,人们开始了冷思考:为什么中国出不了林书豪?为什么林书豪如此不良的身体条件居然能震撼NBA?易建联身体条件比林强多了,为什么没有爆发,现在差不多沦落到打酱油的地步?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对比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林的成功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成功者本人的内在因素,二是其成长的外部环境。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的大学选人比较全面,不会只用一把尺子衡量人,选择余地比较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追求自己理想的发展方向,林书豪是幸运的。回到中国的教育,学体育必须是身体条件过硬,一旦吃体育饭,文化学习就成摆设,学生成了真正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怪物”。这样的教育体制没有体现真正的人性化、柔性化,很多有潜力的“林书豪”就是这样被残酷地埋没了。
    如今的教育改革不断在新瓶装老酒,没有真正让学生从中培养兴趣和陶冶情操,中学是一天到晚的补课,像体育课、兴趣课正常开展的几乎没有。有些学校实行“兴趣教育”,强制要求每个兴趣小组必须有多少个学生参加,这本身就抑制了学生的天性发展。人只有对一件事情真正产生兴趣,才能长久地做下去,并有所成。
    林书豪是因为喜欢篮球才有今天的成就,他没有赋予打篮球过多的功利预期,比如成为明星赚大钱住别墅。他打球的理由很没有价值含量或技术含量,而是怎一个“喜欢”了得。林书豪接受采访时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妈妈的一些朋友会对她说,让我打篮球是浪费时间。她受到批评,但是还让我打,因为她看到我打篮球时很快乐,她希望我快乐,所以支持我所做的事情。有意思的是,我进入哈佛以后,那些过去批评我母亲的朋友反而来问她,他们的孩子应该做什么运动才能进入哈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转变。”
 
林书豪与哈佛大学的队友
 
    (二)科学的教育体制
    对教育和师生评价的单一性、功利性,是中国教育体制上的一大弊端。如果中国的教育不从思想观念和体制上去转变,任何的改革,到最后都是瞎折腾。学生没有从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也是疲于应付各种检查。最近几年很多中国家长纷纷移民或者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这样的现象频频出现难道还不值得教育界深刻反思吗?
    美国是篮球的故乡,有一套科学的体制和运作模式,与其教育体制形成无缝对接。其中与我国明显不同的是,NBA的队员都是读完大学再进入职业篮球,而我们则是从娃娃抓起,打完球再上大学,比如姚明。有人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战胜不了敌人的。美国的教育则与其社会体制一样,所有的机会向所有人开放,并且制造机会,力争使每个人可以有机会展示自己。再有就是他们的篮球文化,这种文化是技术的价值升华,这种文化不是知识,无法学到,只能在其中被熏陶,从而远胜于“授人以鱼”的教育效果。
    这位华裔篮球新锐的表现固然令人啧啧称奇,然而给人留下更深印象的是他一边看书、一边拍球的“混搭搞笑训练法”。很多人已经开始探讨林书豪的成就能否超越姚明甚至科比,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证明了非专业体制下的训练模式也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华人篮球运动员。
 
 
    迄今为止,中国人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的绝大多数成就离不开封闭式、缺少足够文化教育的专业体制,在此之前闯荡NBA的姚明、易建联、巴特尔都是在这种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林书豪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拥有正常学业和高水平竞技能力是完全可以兼容的,甚至文化素质还可以反哺竞技能力。
 

( 编辑:admi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