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生活指南> 生活百事通> 福利> > 正文
华裔老人在美国
时间:2013-12-11 17:24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美国流行一句话:“美国是儿童的天堂,老人的坟墓”。此话是真是假?据笔者观察和体会,有些道理,但不全对。
   美国老人福利优厚
  美国老年人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在世界上不是最优厚的。笔者在加拿大的亲戚和北欧的朋友讲,那里老年人福利比美国还优厚;笔者在澳大利亚生活半年,那里老人福利也比美国多。不过,无论如何,美国的老年人福利还是相当优厚的。
    退休金
    美国的退休金制度十分复杂。政府公务员、教师、军警、消防、邮政等人员的退休金都有保障、依工龄的长短按退休前工资的不同比例领取退休金,大约从30%至70%。大的公司通常也有退休金,但退休金的多少由各企业自定,不同企业之间差别很大。中小企业更是自行其是,有没有、有多少,大不相同。另外,企业内有没有工会,也不相同。凡是有工会组织的,退休金和劳动保险都有保障;没有工会组织的,退休金和劳动保险也都没有保障。在领取退休金的问题上,美国华人是比较吃亏的,因为华人从事最多的行业是餐饮业、制衣业和商业零售业,这些行业中小企业多,没有工会组织的多。
    社会补助金(SSI)
    年龄超过65岁、没有收入或收入在一定水平之下的低收入者、资产又在一定数额以下的美国公民和具有40个“工作季点”(这是美国特有的一套复杂的计算制度,简单说就是相当在美国工作和纳税10年以上)的永久居民(绿卡持有者)可以领取。美国各州经济情况不一样,SSI的多少也不同。纽约市每个符合条件者,政府每月补助500多美元(如果本人有退休金或其他收入,政府只给差额部分)。
    粮食票(FoodStamps)
    粮食票本来是发给穷人的救济粮票,但符合领SSI条件者,美国政府同时发给粮食票(实际是一张卡片,用刷卡的方式向食品店和超级市场换领食物和饮料)。在纽约,目前每个符合条件者每月可领九十多美元的食物和饮料。
     医疗补助(Medicaid)和医疗照顾(Medicare)
  医疗补助是发给没有收入或低收入的老年人的。凡是领取社会补助金的人,同时享受医疗补助。享受医疗补助者,看病和治疗(包括住院治疗)不要钱,吃药只花很少的钱。医疗照顾是给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的,这些人每年交几百美元保险费,此外,看病、吃药、治疗不再花钱(其中有一种医疗照顾,交足一定保险费后,住院也不再花钱)。
  其他老年人福利,各州不尽相同。纽约对65岁以上老年人发给老人乘车证,乘地铁和公共汽车半价。没有收入和低收入的老年人还可以申请能源补助(暖气补助费)。住政府管制租金的楼房,可以享受租金管制优待(即低房租优待)。低收入老人还可以申请入住政府的“老年人公寓”,一房一厅的单元每月只需交房租二三百美元。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补助金、粮食票和医疗补助,不只是65岁以上老人可以领取,残障者和低收入的穷人也可以申请,符合条件者都可以领取,不过那已经离开本文的主题,所以省略不谈。
    “外的要进来
  现实的情况十分矛盾。一方面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进入美国,其中包括很多老年人。有些人为了进入美国要排队等候几年、十几年,甚至从满头青丝等到两鬓皆白。要说美国是“老人的坟墓”,难道这么多的老人都是在向“坟墓”里钻吗?
  请看C老夫妇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开始,中美关系相当热络,来美比较容易,C老太太五十多岁从上海来到纽约探望姐姐,看到纽约挣钱容易,生活舒适,便留下来从事保姆工作,历尽千辛万苦,还遇到一次车祸,几乎丢了性命,总算熬到有了绿卡。以配偶团聚为理由,又申请C老先生也来到美国。当时老两口已六十多岁,超过就业年龄。C老太太因车祸有残疾,申请到社会补助金;C老先生不够领取社会补助金条件,又找不到正式工作,只好做钟点工,老两口相依为命,过着贫寒的生活。
  中国有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这句话并不准确,应当改为“可怜中国父母心”,笔者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体会,世界上不说“惟一”也应说“很少”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父母如此疼爱子女,以子女为重。绿卡持有者是没有资格申请已成年子女移民美国的,只有入了美国籍才行。C老太太一心一意想把子女接到美国来,为此进入申请入籍的学习班,学习英语和入籍必备的美国历史、美国政治、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知识。她年纪大,记忆力很差,边学边忘;而且腿脚微残,离不开拐杖,每次上学都要走相当远的路。就是这样,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通过了入籍考试,成了美国公民。C老先生也申请到了社会补助金。但是,好景不长。老两口舒心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多,C老先生得了不治之症。尽管他在美国享受医疗补助(治病不花钱)和先进的医学技术,但是他不愿“客死异国”,坚决返回家乡,去年病逝。C老太太去年回国探视病危的老伴后,已近80岁高龄仍只身返回纽约。因为她的子女的移民申请都在排期等待中,她如离开美国,子女的申请都得作废。可惜“天不假年”,老伴去世不久,她也病发,检查出是癌症晚期,带着说不尽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里的要出去
  另一方面,有些已经来到美国的老人,却一天也不愿意多住。
  Z老太太的女儿嫁给了一位美籍华人,入美国籍成了美国公民。夫妻二人以美国公民身份申请岳母移民美国,所以Z老太太来到美国时就有绿卡,并且很快申请到社会补助金、粮食票、医疗补助、老人乘车证等福利。她住在女儿家,女儿女婿都有不错的工作,生活相当富裕。但是,在美国岳母和女婿不是一个家庭,所以她能以独立生活为由,申请到几乎所有的老人福利。只是因她住在女婿家,所以她领取的社会补助金扣除了相当房租的部分(约扣除200美元)。外孙都由她照看,省去了雇佣保姆的费用,所以女儿女婿每月还给她几百美元报酬(在美国没有白使用劳动力的,只要有能力,对帮助料理家务的亲戚也都支付劳动报酬),不过名曰“零用钱”。把全部老人福利和“零用钱”加在一起,Z老太太大约每月净收入七八百美元,根本花不完。小外孙是她照看大的,对姥姥比对娘还亲。但是当小外孙长到6岁多,眼看能上小学了,Z老太太非要回中国不行。女儿女婿苦苦哀求,小外孙抱着她不放,祖孙二人哭得像“泪人儿”,但是Z老太太决心不改,坚持回国。有朋友不理解,领到绿卡和各项老人福利,多不容易,多少华裔移民为此苦熬苦拼,你怎么还要放弃?还有朋友劝她,保留绿卡身份,在中美两国每年轮流各住几个月,可她也不干。理由是:她是解放前参军的老干部,丈夫是高级军官,虽然已去世多年,但是老两口分到的房子还在,她离休的各种待遇还在,回国同样可以生活得舒舒服服;她在国内还有其他子女,都盼望她回国;她的亲戚、战友、邻居等等都在国内;她不懂英语,对美国的饮食和风俗习惯都不习惯,不喜欢。总而言之,每月几百美元的净收入,对她没有多大意义。这证明,金钱并非万能,有些东西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
  美国是老人的坟墓吗?
  美国是不是老人的坟墓,实际上是因人而异。概括起来,取决于下列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如果本人在美国工作多年,有足够的积蓄,经济很富裕,那么美国的物质生活条件还是很舒适很方便的。对这样的老年人来说,美国就不是“坟墓”,而是“乐园”。美国有许多为富裕老人服务的设施和场所,只要你有钱,身体又行,玩得“动”,不怕没处玩乐。如果子女很富有又很孝顺,接老人来美国享福、养老,那么美国也可以称为“老人的乐园”。不具备上述经济条件,但是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到社会补助金、粮食票、医疗补助等老人福利,在美国也可以过得相当不错,虽然谈不上“乐园”,也不能说是“坟墓”。
  如果上述条件都不具备,那么美国对老人来说,就简直如同“地狱”。一位老伯,五十多岁才来美国,在餐馆打工十几年,也没有攒下钱。他不是合法入境,一直没有领到绿卡,当然也就享受不了社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前年,美国经济不景气,他老胳膊老腿,失业后找不到工作,长期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来,成了“无家可归者”。捡了一些破纸箱,找个角落,搭起一个挡寒的“窝”。他保持着中国知识分子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不肯乞讨,每天靠捡空罐维持生活(捡一个空易拉罐,或者装可乐的大塑料瓶,可以到超市换5美分。如果起得早,沿街从垃圾袋里寻找,一天可以捡到一百多个甚至更多,换的钱能填饱肚子)。
  二是有没有亲友可以依靠。美国老年人最大的苦恼是亲情稀薄,精神寂寞。如果老伴先去世,剩下孤单一人,即使物质生活富裕,像住在“乐园”里,但是出来进去不见人影没有人声,只剩下宠物(狗或猫)陪伴自己,内心是十分苦恼的。有些美国老人越老对宗教越虔诚,因为人间没有慰藉,只好祈求上帝。有些美国老人,养了满屋的猫狗,因为没有人对他亲热,只剩猫狗给他精神上的温暖。所以,就精神生活方面来说,美国不是老人的“乐园”,而是老人的“荒原”。
  如果进入“老老年(美国把75岁以上的老人称为‘老老年人’)”通常都有一些老年常见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有人照顾。如果卧病不起,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就更需要有人服侍。美国有钱人,老到生活不能自理,可以去老人疗养院。私立老人疗养院收费高得吓人,一般人住不起;公立疗养院服务质量差,物质条件过得去,精神生活谈不上。享受医疗补助的低收入老人,不住公立老人疗养院,可以雇“护理员”,由政府付钱。“护理员”通常是钟点工,服务态度和质量参差不齐,能否碰上好护理员全凭运气。美国的医疗技术很先进,有些老人躺在病床上十几年二十几年,好不了也死不了,到这时才是真正想亲人的时候。
  所以说,孤身老人不适合在美国养老。
  三要看老人能否适应美国水土和美国生活方式。华裔老人最好住在美国华人聚集区,如各大城市的“唐人街”、“中国城”或其附近。这些地区,容易交到朋友,买到中国食品和用品。如果是其他族裔聚居区,交通不方便,华裔老人若不会说英语,那简直就是受罪。有一对华人夫妇,都在一家美国著名的化工厂做工程师,生活非常富裕,在工厂附近(地处农村)买了豪华住宅,把鳏居的老父亲接来,想在美国奉养老人。老人住了一个月,就闹着回国:首先是水土不服,喝美国牛奶闹肚子,吃黄油、面包、比萨、计司,难以下咽;其次,儿子儿媳天天早出晚归,星期天也难得休息,没时间陪老人;小孙子不会华语,祖孙对不上话;报纸杂志是英文的,看不懂;最近的商店,开汽车去要半个多小时;想出门遛遛弯儿,不敢走远,怕迷路回不了家;碰上邻居最多点一下头,因为语言不通。真正是在“住移民监”,老人受不了。回国以后,再没到美国来过。
  读者可能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老人生活在美国,生活幸福与不幸福的,到底哪种更多些?纽约亚美联盟和纽约市立亨特学院去年的一次调查显示:亚裔老人中,36%领取社会补助金(属于没有收入或低收入);40%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其中大约三分之二领不到社会补助金)。由于经济压力或生活孤独,患有中度精神忧郁症的占30.5%;患有严重精神忧郁症的占15.2%;两者合计占45.7%。也就是说,生活幸福与不幸福的亚裔老人差不多各占一半。
 
( 编辑:Jane)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