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美国娱乐> 名片大观> 票房之王> > 正文
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时间:2014-09-01 10:02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耶稣受难记》是一部美国电影。影片描述的是耶稣殉难前最后1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最后的晚餐结束后,耶稣(詹姆斯•卡维泽尔)开始祈祷,他忍受着撒旦的诱惑。背叛了耶稣的犹大将耶稣推向了十字架,被拘捕的耶稣囚禁在耶路撒冷城内。与他对立的法力赛教派坚决要求对他审判并处以死刑。
    剧情简介
    这部影片真实的记录了耶稣基督一生中最后的12个小时,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难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类所遭受到的最残酷最痛苦的折磨,直到他生命的消逝。
    故事从一个夜晚开始,耶稣(詹姆斯•卡维泽 饰)被犹大出卖给了犹太贵族,在暗蓝色的夜幕下耶稣被惊醒,震惊、失望,接着坦然、宽容,默默束手被擒。当士兵用铁链绑住耶稣的手脚,把他押往宣判场的时候,成群的犹太人涌了出来,他们向耶稣扔着石块吐着唾沫。疯狂的犹太人们,在彼拉多宣布耶稣绞刑后群起欢呼……
    耶稣扛着沉重的厚木十字架,蹒跚地走过耶路撒冷的街巷,他不时摔倒在地上,犹太人门们更加疯狂地向他涌来,发泄他们肆无忌惮的无知与怨恨。在人群的末尾,抹大拉的玛丽亚(莫妮卡•贝鲁奇 饰)痛苦地看看着背负十字架的耶稣正在被犹太人辱骂,遍体伤痕血迹斑斑慢慢地走向各各他,她的眼里充满了绝望。
    圣水从手缝里流下来,沙石在风里幻化成尘埃,铁锤高高地举起,一锤锤砸击在十字架上。套上荆棘编成的茨冠的耶稣无声承受着死亡前最后的痛苦…… 长铁钉刺进了左手手腕,长铁钉刺进了右手手腕,长铁钉打进了左脚脚腕,长铁钉打进了右脚脚腕。鲜血从钉孔里流出来,流过血迹模糊的皮肤,滴落进泥土,每一滴都声震天宇。
    天上乌云翻滚,吞噬着每一块白色的缝隙,耶稣的母亲玛丽亚(玛雅•摩根斯坦特 饰)眼角滑下一行浊泪,流出一脸的沉痛。山坡上一片静默,那用已经消失的语言唱出的歌声,缭绕着这里的每一粒空气……
    影片话题
    好莱坞向来对宗教抱着嘲讽的态度,对有关宗教的电影更是嗤之以鼻,当梅尔•吉布森公布自己计划拍摄一部耶稣受难的电影时,这位曾经执导《勇敢的心》的导演,立刻遭受到了各种势力的非难与阻扰,"发现自己突然间有了这么多的敌人"。马丁•西科塞斯因为拍摄《基督最后的诱惑》,把神圣的基督变成一个沉溺情欲与婚姻的凡人,差点遭人毒手命丧黄泉。梅尔•吉布森重拾这个题材,再现了耶稣受难的过程,又触到了许多人的痛处。
    银幕上的基督被毒打得遍体鳞伤血迹斑斑,所有的犹太人将再次重温他们曾经犯下的千古罪过,也为罗马人澄清了他们的千年的冤案,毕竟罗马文化与基督教义完全不相违背(除希腊的多神教外),而且罗马文化也对当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影片按照《新约•圣经》来还原,各位影迷可以对照新约圣经点评。
    《耶稣受难记》这块烫手的芋头让许多制片公司望而却步,梅尔•吉布森只能依靠他自己打下的基础各方筹集了约3000万美元的资金来拍摄。甚至在电影制作完成后,他一直找不到电影公司敢于发行,好在试映后优秀的各方评论给他打气,许多看过影片的宗教界人士,也对他的工作表示赞赏,最后终于由纽马克特公司接手了发行工作,而且争取到了2000多家的电影院线,实属不易。
    影评
    【一句话评论】
    尽管影片饱受争议,但影片拍摄得深刻而精巧,对有无宗教信仰的观众都颇具冲击力。
——《达拉斯新闻早报》
    吉布森拍摄出这部电影是给自己看的。
——《娱乐周刊》
    一部专注于艺术的野心之作。
——《丹佛邮报》
    【点评】
    "《耶稣受难记》给观众带来的首先是视觉上充满美感的电影。作为一个演员,我喜欢有争议的事情,但是我不明白为何这部电影现在就开始受到争议。它并不是一部反犹电影,无法否认的是,是罗马人杀死了耶稣基督,而不是犹太人。"--莫妮卡•贝鲁奇[演员]
    "再没有任何一部影片会比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更具英雄色彩了。在任何时候,耶稣受难的故事都会是一部最冒险的电影:上帝化身人类,人类又杀了上帝。"--克里斯托弗•诺克[编剧]
    "《耶稣受难记》很符合历史,基督并没有因为被犹太人出卖而谴责他们,因为我们相信全人类的罪恶才是造成基督受难的根本原因,我们都有责任。《耶稣受难记》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陆德•哈加德[宗教人士]
    "基督变成了人,我们变成了凶手……《耶稣受难记》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雄故事,也是最伟大的冒险故事,亦是最伟大的爱的故事。"--梅尔•吉布森[导演] 
在影片正式上映前的3个月,IMDB就亮出了对本片"错误百出,徒有怪诞"的评论,可见《耶稣受难记》受到的争议有多大。这篇署名路强尼(Roadrunn)的影评首先指出耶稣受难时并不是说亚拉姆语和拉丁语,当时说的其实是希腊语,这也是《新约圣经》是用希腊语写成的原因。其次是耶稣不是一路背着十字架走上执行绞刑的山坡的,再次是村民讲的实际是意大利古老的一种方言。
    也许这位影评人的批评分析是正确的,但这并不能否认影片突出的主题:耶稣-受难-宽恕-爱,仅仅用画面细节来表现耶稣受难的刑罚,最真实地表现他走向死亡的过程就已足够令人震撼了。人们对耶稣受难的故事那么熟悉,所以影片根本无须字幕便成把所有的内蕴表达出来,同时画面和音乐造成的冲击,将会令观众获得空前的视听享受,无论他信不信仰西方宗教。不管怎样,我们相信这将是部伟大的电影,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凝聚着的诚意,而每一件诚意之作,都会留下闪光的。
    【评论】
    疯狂?抑或讲述事实?
    1965年,罗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上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罪行”,从此以后,他们不再需要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这让所有犹太人都放下了压在心口的一块大石。可是,当梅尔•吉布森开始自编自导《耶稣受难记》时,阴影再次袭上了那些生活在美 国的犹太人的心头,片中涉及的敏感宗教问题正是矛盾的来源所在。吉布森对于影片的说明更是加重了犹太人的忧心,扰乱了任何一名犹太人的正常思维:“《耶稣受难记》所带来的不安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情况,但这却绝不是我拍摄影片的本来用意。我只是在讲述一个事实 ……任何一个有罪的人都应该看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耶稣受难记》没有在好莱坞占主导地位的明星领衔,对话也采用影片所处年代人物使用的语言:犹太人的亚拉姆语和罗马人的拉丁语,虽然将配以英文字幕,但是对于好莱坞来讲,这种做法简直不可理喻。于是人们开始感到恐惧,恐惧的根源并不是畏惧吉布森口中的 “事实”,而是源自吉布森曾经资助一座独立于洛杉矶罗马天主教大主教管区的传统天主教堂,而所谓的“传统天主教”指的是从教会分裂出来抵抗“第二次梵蒂冈会议”的运动,他们的宗旨就是“清除害死耶稣的犹太人”。
    迫于各种压力,梅尔•吉布森不得不重新剪辑了影片,赋予片中的犹太人角色更多令人同情的因素,并且请来了科罗拉多泉城的福音派教徒、宾夕法尼亚的宗教首脑和华盛顿的社会名流而非最具发言权的普通市民来观看未完成的毛片。因此,对于本片是梅尔•吉布森故 意煽动的疯狂之举还是出于一种让罪人的后代重新面对事实的冲动,我们仍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因为,犹太人是否要为害死耶稣而负上千古罪名距离受中式文化熏陶的我们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 编辑:wangshu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