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美国主题论坛> 美国话题> 美国话题> > 正文
4000万美国人稳定吸毒 美国总共就三亿人
时间:2014-08-28 17:36 来源:美闻网
字号:【
  美国吸毒者注射毒品
  几周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承认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共有7200万美国人(占12岁以上美国人的34%)曾经某次服用过毒品;4000万美国人稳定吸毒; 41%的青年上中学时服用毒品,47%的预科学生服用毒品。62%的中学生去过贩卖毒品的中心,而2002年这一比例仅为44%; 预科学生28%去过贩毒中心,比3年前增加9%。8至12岁的儿童(100万)在他们的学校里看到贩卖毒品。美国人消费的可卡因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


 
  联合国检察毒品国际委员会两年前就说过,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法毒品市场。在美国毒品交易的利润每年高达800亿美元,当局仅没收了1%的毒品。每年有2万名美国人死于吸毒,有数万人被送进监狱
  1997年5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承认美国消费世界上所有的毒品的50%,而它只占世界人口的5%。
  美国农业最赚钱的作物……大麻
  美国驻哥伦比亚前大使卡曼表示,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麻生产国,已经不需要哥伦比亚的大麻.
  美国毒品泛滥及其文化背景
  摘要:吸毒曾今被西方人称为“美国病“,虽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世界就目睹了吸毒现象的全球化,但是迄今为止美国任然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毒品超级大国。据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统计数字,80年代及90年代初,美国的吸毒者人数已稳定在年4000万人左右;每年至少使用一种毒品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6以上。198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45岁以下的人当中,约有一半以上的人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这种毒品泛滥的现象有着深切的文化根源,与美国长久以来的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美国毒品问题现状
  1.1 据联合国麻醉品管制署1998年6月提供的统计数字美国市场上每年销售掉的毒品数量占全世界毒品贸易总额的33.4%,仅大麻、可卡因海洛因这三种毒品的年销量就高达1.6万吨,销售额为1000亿美元以上。美国至今仍然保持着拥有吸毒人口最多的世界纪录。美国联邦政府《全国家庭滥用药物调查报告》提供的数字表明,一生当中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的美国人为72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毒品的美国人为221万人,也就是说,在不到100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吸毒成瘾者。美国人每年用于购买毒品的开销总额高达500亿美元以上。
  1.2 青年吸毒现象的回潮。自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将毒品推向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以来,青年吸毒者在吸毒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一直是最高的。15。美国《哥伦比亚时代报》1996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1991至1995年间,美国20-30岁的青年吸毒者人数增加了89%,从占人口总数的0.44%升到了0.8%。90年代以来,美国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的恶化,是导致吸毒现象回潮主要的原因。这一代青年人成长于债务危机、家庭破裂、种族关系紧张、环境恶化的70、80年代,他们当中有40%以上的人是在破碎的家庭中长大的,是美国第一代“胸前挂钥匙的儿童”。他们也是美国学校教育水平下降的受害者。当这一代人走出校门加入劳动大军的时候,又正值经济衰退和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企业裁员时期。90年代以来, 美国有大批中青年中层管理人员和工程师被解雇。1997年2月《华盛顿邮报》报导,60、70年代出生的一代职工,年过40岁就面临可能被解雇的威胁。16由此可见,目前美国青年吸毒现象的回潮的确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与目前美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密切相关的。
  1.3 吸毒低龄化趋势迅速发展。吸毒人口趋向低龄化是美国吸毒问题的又一引人注目的新特点。《哥伦比亚时代报》1996年3月进行的调查表明,1991-1995年间14-18岁的美国青少年吸毒人数不断增多,五年中增长了100%。1992年,中学毕业生中有32.6%的人至少吸过一次大麻,而到1995年这个数字则上升到了41.7%。另据美国全国家长禁毒委员会对高中毕业生(17-18岁)所做的调查,1995-1996学年,有29.5%的学生吸毒,而在1987-1988学年,这个数字则仅为18.6%,8年内增长了58.6%。17导致美国吸毒问题低龄化的主要原因有二点,第一,近年来社会对校园毒品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由于美国没有对青少年的毒品犯罪规定刑事责任,贩毒分子利用这一点,常常高价雇佣青少年为他们贩毒。全国性周报《高教纪事报》对全美831所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的大学所做的调查表明,因生产、使用和销售毒品而被捕的案件增加了23%,从1993年的4993起增加到了1994年的6138起。18第二,美国40-45岁年龄段的中年家长们对毒品问题的态度有所转变主要表现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子女接近或尝试毒品普遍存在一种容忍态度,导致孩子们缺乏对毒品的警惕性。总部设在洛杉矶的全美合作禁毒委员会对洛杉矶70所学校近6000名中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40%的洛杉矶学生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尝试毒品;45%的学生表示他们将来有可能会尝试毒品。该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布克认为:“由于这种态度将会导致行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吸毒者行列。”
  1.4 毒品合法化呼声加强。毒品合法化之争在美国由来已久,早在70年代,美国嬉皮士运动提出的主要口号之一就是“吸大麻”。但随着毒品所带来的后遗症逐渐显露出来加之里根政府的强烈禁毒措施使得80年代末期合法化的呼声逐渐小了下去。60年代嬉皮士运动提出使毒品合法化,其目的是鼓励人们去“享受毒品带来的乐趣”。目前在美国社会出现的毒品合法化的主张虽然也包含允许人们自由使用毒品的含义,但是,其目的是要“以毒攻毒”,通过解禁毒品来控制毒品。90年代初以来逐渐加强的这种毒品合法化声浪在美国社会引起了一定的共鸣。然而,随着毒品在全世界的迅速蔓延和禁毒难度的不断加大,赞同毒品合法化的人数还会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大麻解禁的问题上,解禁派的看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接受,司法机关的态度也发生了较大的松动。目前,美国已有十几个州规定个人吸大麻为合法,私藏大麻只是一种不端行为,而不是犯罪行为。
  2、美国毒品问题的文化背景
  2.1 美国的“药品文化“
  吸毒之所以会在美国变成一个不可收拾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美国是一个崇尚和迷信药物的社会,“药品文化”深入人心。在美国,以药养身、以药健身不仅是百姓热衷的养身之道,更是有钱人追求的生活时尚。虽说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必须持有医生的处方才可以到药店买药。但实际上,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超级市场上都设有药品专架,顾客无需向任何人做任何咨询便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各种常用药物(当然你不包括毒品)。因此有人说,美国是一个药品充斥的国家。美国有线新闻网199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有60%至80%的成年人因工作累等原因,经常出现背部酸劳、酸痛的感觉,其中有55%以上的人习惯于服用大麻等药物来消除疼痛,设在亚特兰大的全美少年毒品防治中心1997年6月就青少年 对药品的态度进行了一项抽查。当问到“当你感到疲劳、乏力等身体不适时,你将选择何种方式消除?”回答中有38.7%的人说是“服药”。由此可见,“药品文化”使许多美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丧失了对药物的必要的警惕,形成了依赖药物的倾向,这无疑为毒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更为严重的是,在美国,许多州的法律视大麻为一般性药物而并非毒品,规定个人吸食大麻并不违法。而事实上,从药理学的角度看,大麻与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只是药性强度上的差异,并没本质上的不同。这一规定实际上为吸毒敞开了大门。
  2.2 美国的“个人权利文化”
  美国体制的核心和基本目标是维护个人的权力和自由不仅宪法赋予个人充分的自由权,而且社会的主导思想也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认为这是最基本的人权。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来,个人权利急剧膨胀,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嬉皮士、性解放、同性恋、自我孤独、自残自虐等等,五花八门的反道德,反文明的行为都在“个人权利”外衣的掩护下,得到了社会的接受或认同。对于毒品,虽然美国人的道德准则告诉他们应当予以禁止,因为接受它便意味着民族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衰败。然而,禁毒行为却同保护“个人权利”的基本价值观发生激烈矛盾冲突。因为,既然人们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那他们无疑有权选择损害和杀死自己。自我摧毁只是违反道德,并不犯罪,所以不应以法律手段强制制止。枪支弹药比毒品更危险,但美国却依法保护个人拥有枪支,承认它是一种公民权。置之可以致他人于死地,但毒品却不会对他们构成直接伤害,因此,吸毒属于个人自由的范畴,所以,不能剥夺人们拥有和使用毒品的权力。这种观点在美国社会中虽不是主流,但他却严重干扰和动摇着美国社会的禁毒思想基础,使美国始终没有形成一种强大地禁毒内在动力。
  2.3 美国的“享乐文化”
  美国人口虽占世界总人口不足6%,但是,它的物质消费总额却占全世界的40%以上,是全世界的“消费王国”。强烈的消费倾向虽然促进了美国经济繁荣,但另一方面也使美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原有的价值主体---资本主义新教伦理道德已经被青年一代抛弃。许多人蔑视父辈们的社会、宗教、道德和政治价值观,嘲笑储蓄、节俭、责任,推崇奢侈和及时行乐,使“消费、享乐文化”成为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这种反传统的新兴文化所信奉的口号的:“感觉好,就干“,”爱你自己,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主张凡是心灵中出现的欲念都要设法去加以满足,任何控制自己心灵或欲望的行为都被视作是违背”天性“的。毒品与这种”消费、享乐文化“的价值取向完全吻合。因为毒品可以帮助人们去”探索心灵的奥妙“,体验”神奇的力量“,经历”美妙的人生幻游“等。因此,无论是五十年代的”垮掉的一代“,或是六七十年代强调的自我的一代,还是八九十年代的”注重现在的一代“,他们在融入”消费、享乐文化“的实践中都把毒品作为打开”享乐“之门的钥匙,甚至鼓吹吸毒,宣扬吸毒给人带来的”美妙感觉“,使吸毒得以向全社会迅速蔓延。
  2.4 美国的“胜者全得“文化
  “胜者全得“原本是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一条法则。它规定,在总统大选中,一个候选人如果在一个州赢得了简单多数,那么,该州的全部选票都将归于该候选人的帐下。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胜者全得法则逐渐被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一种”文化“。根据这种文化,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时刻保持一种竞争姿态,并且要千方百计的在竞争中胜利,因为胜者有资格赢得一切,而其他人则可能一无所获。这种”胜者全得“文化十分明显的反应在八十年代以来的美国经济生活中。其表现为,一方面社会经济日益走向繁荣,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普遍百姓的生活境遇却每况愈下,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2.5 美国的“自我孤独文化“
  美国是一个极为重视和保护个人隐私或私域的社会。公民享有充分的个人隐私权。职业和私生活的状况与质量是美国人的两个重要的隐私,对此,他们不愿向任何人敞开心扉,更不能接受外人的介入与干预。因此,他们只有孤独的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由此可见,美国人对隐私权的过分保护同时也保护了孤独,创造了心理危机。美国总统健康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人中有近1/8的人因各种打击二存在心理问题;美国的自杀率高达1.4%;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酗酒现象。这些是人们心理危机的印证。毒品作为能够刺激神经和改变精神状态的药物,很自然的成为许多美国人的选择。例如,毒性更强的可卡因七十年代末开始在美国盛行,这与当时经济衰退严重,社会竞争加剧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
( 编辑:wangshu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