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政坛轶闻> 政坛世家> 其他名门望族> > 正文
阿尔·戈尔
时间:2013-11-12 14:55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阿尔·戈尔
Al Gore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9/Al_Gore.jpg/220px-Al_Gore.jpg

第45美国副总统
任期
1993年1月20日 – 2001年1月20日
总统 比尔·克林顿
前任 丹·奎尔
继任 迪克·钱尼
出生 1948年3月31日 (1948-03-31)(64岁)
美国华盛顿
政党 民主党
配偶 Tipper Gore(分居)
信仰 美南浸信会
 
    艾伯特•阿诺•戈尔(Albert Arnold "Al" Gore, Jr.,1948年3月31日-)美国政治人物,曾于1993年至2001年间在比尔•克林顿掌政时担任美国第四十五任副总统。其后成为一名国际上著名的环境学家,由于在环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上的贡献受到国际的肯定,因而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共同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此前,他曾出任过美国国会众议员(1977年-1985年)及美国国会田纳西州参议员(1985年至1993年)。
    早年生活
    戈尔于1948年3月31日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父亲老戈尔是美国政治家,曾代表田纳西州出任过联邦众议员(1939年至1944年,1945年至1954年)及联邦参议员(1954年至1971年)。童年时代戈尔除了在华盛顿生活外,也不时回到家乡田纳西州。那里戈尔一家拥有一个农场种植干草和烟草,并饲养牛只。
    戈尔于196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那期间他修读政治科学,为日后的政治生涯铺路。时正值越战,戈尔于同年入伍,曾以军队记者的身份进入越南战场。从战场后回来,戈尔就读于范德堡大学的神学院和法学院,并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
    政治生涯
    国会议员
    阿尔•戈尔28岁就已经加入美国议会,当过众议员(1976-1984)和参议员(1984-1993)。这段期间他育有三个孩子:基斯汀(Kristin,1977年6月5日出生)、莎拉(1979年1月7日出生)和阿尔拔(Albert,    1982年10月19日出生)。戈尔通常每到周末就会返回家乡度假,并在家乡继续工作。
    1976年戈尔以32%的得票率当选众议院议员,时比起最接近的对手多出三个百分点。随后他也连任了三届(1978、1980、1982)。1984年他出选参议院,成功取得一席。他尽管属民主党,立场较偏向中间派,如他支持反堕胎,和禁止枪械买卖等。在议会时他还加入了众议院能源政策委员会和科学科技委员会,一共做了四年。在1991年波斯湾战争爆发时,戈尔更是十名支持开战的民主党成员之一。
    1988年总统选举
    戈尔早在1988年就已参加了该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内初选。参选时他以最年轻的候选人(时戈尔41岁)和中间派立场作卖点,在美国南部赢得总统选举提名。尽管该届落败,却获得13.68%的得票率,在五位候选人中排名第三。
    美国副总统
    1992年戈尔因家庭理由未有参选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但其后他却答应出任同属民主党的克林顿之副手。最初许多人都批评这组合十分不智,因为戈尔就来自于与阿肯色州接壤的田纳西州,两州皆在南方,违反了正副总统候选人来自不同区域的传统选战策略。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许多人认为戈尔在1992年的选举中也是克林顿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两人的年轻特质给与选民一个清新的印象。
    戈尔于1993年1月20日起正式成为美国副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赤字,本着中间派的立场,任内戈尔极力主张减少政府的浪费和防止政府权力过大,并鼓吹缩减政府规模和一系列不必要的管制。这不但与民主党一贯的取态大相迳庭(传统民主党人主张“大政府”,增加政府支出),也与里根当总统时的取向有点相似,盖因里根在任时就着力废除了逾百条过时的法例。因着在议会时担任科技委员会的经验,戈尔又提倡发展高科技成为新经济的动力。从以后的效果看来,戈尔的主张不可谓没有成果,盖因在1996年开始,信息科技产业就成为了美国经济的新动力,为克林顿执政时期创造了长时间的经济繁荣。
    戈尔是一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在白宫任职期间,又积极推动克林顿签署《京都议定书》。在这条议定书草拟时,曾在美国国内引起争论,反对者的理由是,履行京都议定书有可能会大幅降低美国GDP增长。其中当时任得克萨斯州州长的乔治布什就抨击京都议定书,对美国中西部的影响最为严重,盖因这一带主要是以制造业来提供就业机会。而在议会内讨论这条议定书时,也没有得到任何一票支持(当时议会是以95票对零票通过了“伯德•哈格尔决议”,要求否决这项议定书),但在戈尔推动下,京都议定书最终在1998年上旬由克林顿签字,正式得到通过。
    从日后的情形看来,京都议定书是有其积极的原意(促进环保),但反对和批评的声浪始终一直存在着。除了是影响经济和就业外,批评者还包括了环保主义者。他们质疑京都议定书的标准定得太低,根本不足以应对未来的严重危机。而戈尔本人的环保立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抨击。批评者批评戈尔一方面警告全球暖化的危机,一方面又常乘坐耗油量甚大的私人飞机,立场完全是自相矛盾。
    2000年总统选举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戈尔在西岸和东北部大城市赢出,但在家乡及南部却败予小布什。
    早在1998年1月就已有传言指戈尔将会代表民主党出选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而戈尔亦于1999年6月16日于家乡田纳西州宣布出战党内参选。由于受到美国民主党党内的巨大支持,戈尔在党内初选一面倒支持的情况下,成为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其后他于2000年8月13日宣布找来了参议员乔•李伯曼当副总统候选人。后者属党内的保守派,立场比戈尔更保守,曾公开批评克林顿    在“拉链门”一案的作为。一般认为是戈尔有鉴于克林顿“拉链门”触怒了不少保守人士,故特意找来一位保守人物当副总统,来增加胜算本钱。
    戈尔起先在民意调查中领先共和党对手小布什11个百分点,但在电视辩论中却被批评太过傲慢,演说也过于生硬,政纲上又处处回避对手,使在选战后期布什在民意调查中后来居上,与戈尔的差距也缩短至单位数字。而正式大选时的一次争议,更使戈尔陷入政治生涯的低点。
    在大选日2000年11月7日那天,戈尔赢得了普选,得票比布什多逾50多万票。可是在票源分布中,戈尔的优势却并不明显,尤其是他在家乡田纳西州中败给小布什,而一向属民主党地盘的西维吉尼亚州戈尔也落败。而后来佛罗里达州的点票出现了争议,更使选情陷入僵局:主要电视媒体最初报道佛罗里达州由戈尔胜出,但差距随着开票进展逐渐的拉近,接着被认为是由小布什胜出,到最后由于结果太为接近,被宣布无法判定。佛罗里达州在最初的重新计票中显示小布什获胜,但随即被指控在投票过程和选票处理上有所瑕疵。由于佛罗里达州的地方法规定,最后全州的选票都由机器进行重新计票。虽然第二波重新计票结果拉近了两人的差距,但结果布什依然获胜。不过该州却有四个郡出现大量废票,12月8日,该州最高法院宣布四个郡必须以人工方式重新计票。翌天再以机器计票,结果显示布什赢得了选举,这使得布什赢得了50个州里的30个。而在选举人票里,戈尔也以267对271票微弱劣势输给了乔治•沃克•布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个赢得普通选票却输掉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1]。
    这场选战至今仍然是一个具争议的议题,盖因事件反映美国选举制度中的漏洞,赢出的布什被一些人批评是缺乏正当性的总统,并为戈尔抱不平。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克林顿在连任后发生“拉链门”案,戈尔被受牵连,影响了这次选战。而戈尔的拍档李伯曼则批评戈尔在选举中采取了民粹主义的风格,认为那不是能使民主党赢得选战的战略。但无论原因如何,戈尔在这场大选后一沉不起,没有在政坛中活跃起来,减少了公开露面,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也没出战党内提名。
    环保工作
    难以忽视的真相
    主条目:难以忽视的真相
    戈尔成为一名世界著名的环境学家,他经常以全球暖化问题作为他在公开场合演讲的主题。2006年,他推出了自己参与制作和演出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主要讲述了工业化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生存的影响。此片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大的回响,并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纪录片与最佳电影歌曲奖。在他的组织下,全球于2007年7月7日举行了Live Earth全球抗暖化明星接力演唱会,深获全球好评。
    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2007年10月,他和联合国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他“唤醒了对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险的意识”。戈尔在其个人网站表示会将奖金全数捐予由他创办的环保教育组织-气候保护联盟。[2]
    近况
    除了在环球暖化问题付出巨大贡献之外,戈尔现今亦是美国电视台Current TV公司主席、世代投资管理合伙公司(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P)主席、苹果公司(Apple Inc.)董事会成员、Google高级管理层非官方顾问及美国气候保护联盟(Alliance for Climate Protection)创始人兼主席。此外,他最近也加入了风险投资行列,并负责有关公司的气候变化解决工作。 2009年美国政府宣布政策将管制温室气体排放,因应气候变迁所造成对未来全球环境生态影响,而有必要限制企业造成温室气体的排增,该限制引起企业界反弹。戈尔对此评论:“这不是政治议题,而是道德议题”,他支持美国政府在对抗气候影响的政策 。
 
( 编辑:Jane)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