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玩在美国> 唐人街全景> 唐人街传奇> > 正文
唐人街邮局见闻
时间:2013-05-22 10:03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走进-街的老字号邮局,乖乖地排在不算长的队伍里。这些年,邮局的生意被电子邮件抢去不少,除非逢上圣诞等老百姓突然想起邮寄礼物之必要的日子,门前颇为冷落。这一处虽位置优越,但职员们颇有危机意识,客人寄信时,不忘推销新出笼的生肖邮费和包裹保险。一位手拿信封的中年男人踱进来,站在信箱前,要把信封往开口处塞进去,一次次地看地址,迟疑好久,我都替他着急了。不知道他寄给谁,依我看,只有第一次给私心爱慕的女子寄出第一封试探性的情书,或者给冷战多年业已分居但藕断丝连的妻子寄去要求离婚的信,又或者给移民局寄出入籍申请表,给法庭寄出控告书,才如此郑重。
    当然,他最后还是壮士断臂一般把信投进去。我注意到他的装束:白色上衣,蓝色裤子,一双褐色塑料长统雨靴,毫无疑义,他是附近一家海产店的伙计,趁开门之前溜出来办私事。这就教我更加浮想联翩了。一想就想起遥远的往昔,那时我还在号称“中国第一侨乡”的故乡,信,是侨眷生活中最富于悬念与张力的物件。我父亲能写英文字母,三天两头断不了有婶母上门,央求他在航空信封写上“鸡肠”。我自己从小学五年级起,就替人写过好些越洋信件。那时,接到海外航空信或邮简,是一家子乃至一村中实质意义胜于0政治运动如“学大寨”、“批林批孔”的大事,邮路通了,外汇不愁不来。只是,拆信时,谁也没想过:海外亲人是怎样把信寄出去的。备受贫困和恐惧折磨的侨眷哪里有这份好奇心? 
    直到我移民到旧金山,成为向乡间亲人故旧寄洋信的人物以后,才部分地明白了。当年,是侨汇这活水使得故乡亲人挽的“趁墟篮”,风光地“漏”出一截拴腊肠的红绳子:使子弟喜气洋洋地交出学费;使荒时暴月的锅台飘出大米的香味。而这些美元,多半就是像这位穿工作服的男子一般的打工者,怀着无限的乡情与期望,在邮局里投寄的。刚刚定居旧金山时,有一天,也是在这里,看到一位老人办理汇款手续,他那般紧张、郑重。我心间泛出的,是苍凉也是欣慰。

( 编辑:美坚)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4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