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美国文化> 文化名人> 名学者> > 正文
苏珊朗格
时间:2014-01-07 17:04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苏珊•朗格美国符号论美学家,先后获哲学、文学博士,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任教。她使符号论美学自成一派,进一步把符号区分为推理的符号即语言符号,和表象的符号即非语言的符号。并把艺术视为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即表现情感意义的符号。因此,她区分了“表现”和“自我表现”。
    苏珊•朗格先后获哲学、文学博士,以后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哲学新解》(1942)、《符号逻辑导论》(1953)、《情感与形式》(1953)、《艺术问题》(1957)、《哲学随笔》(1962)、《心灵:论人类情感》(1967)等。她系统地发挥了卡西尔的符号论,使符号论美学自成一派。她吸收了逻辑实证主义者I•A•瑞查兹的语言方法,进一步把符号区分为推理的符号即语言符号,和表象的符号即非语言的符号。并进一步发展了非语言的符号论——把艺术视为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即表现情感意义的符号。她继承了卡西尔的观点,反对科林伍德的表现说,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强调艺术表现的是人类情感而非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发泄,因此,她区分了“表现”和“自我表现”。
    一、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的主要观点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她在本文(《情感与形式》以下同)中的主要观点有:
    1艺术是一种逻辑形式。
    2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逻辑意义上的生命形式)。
    3艺术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逻辑意义上的生命形式)。
    其中,苏珊朗格强调了艺术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并且认为它们统一于逻辑类似(logical analogy),艺术作品的形式与人类的情感之间的逻辑意义上的类似性。
    例如,音乐作品的音调形式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具有逻辑上的相似。因为符号与其象征物之间必须有某种共同的逻辑形式,从此出发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结构和形式。人类的情感生活中的活力经验生命运动,经过逻辑的转换变成了规范的客观形势。主观随意动态的情感与客观规范静态的形式取得了统一。这里的类似指的是逻辑意义上的类似性,正如图表与具体的事件状况之间的类似,而朗格认为类似是事物之间建立表征的基础,1具有一种直观表层的可理解性,2形式的类似价值还在于他能够呈现出情感的逻辑形式。
    朗格就此认为艺术形式与人类情感的逻辑类似实际上就是指的两者之间的一种同构性。这种同构性是源于人类艺术活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事实,它体现出人类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特征。情感与形式的这种同构性正是人类本质的鲜明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同构性源于人类的生物本性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社会本性,动物性与社会性在人类的物质性上得到了统一。
    4艺术符号。
    情感的存在形式与推理性语言所具有的逻辑形式互不对应,这种互不对应性使得任何一种精确无误的情感和情绪概念都不可能由文字语言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就要依靠艺术来表现。
    5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这一观点就是苏珊朗格的艺术本质论: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艺术符号的内涵是情感;艺术具有一种表现性;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逻辑形式;艺术的创造过程实质是一种艺术的抽象过程。
    苏珊朗格的艺术本质论把艺术的本质直接和人类的本质结合和统一起来。朗格把艺术看做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的符号形态,立足于人类文化活动的总体背景来揭示艺术的本质与功能。苏珊朗格有机又批判的吸收融合了前人的思想精粹,理论广度和深度得到了统一。
    二、形式与符号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形式与符号也发生着密切的关联。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分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类文化的方面。符号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摆脱直觉当下给予的感性世界。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点特殊的符号,因为虽然它具有符号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纯粹的符号那样,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与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发生联系。”因而艺术符号是特殊的符号,也是特殊的形式。
    三、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
    形式是美与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从而揭示与开显出艺术与美的存在。从形式美的思想历程以及关联形式的各个方面来看,形式对艺术的规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是异常复杂的。
    形式与艺术本性关联非常复杂,形式对艺术本性的揭示在不同的艺术存在那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完成的,如美术主要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如色彩美、光线美、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而音乐则基于听觉上的形式美。还有许多其它的门类艺术,以及这些门类之内尚有各种各样的子类,它们所表现的形式美既有共通性,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真正美的艺术离不开这种形式,这对于许多现代艺术来说也是如此。
    马克思在论及美与艺术时,更看重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种的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那里,“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基于艺术本文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伽达默尔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杜夫海纳认为:“因此,意义内在于形式。”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他认为:“然而,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在接受美学看来,对作品意义的寻求与解读的不断赋意是分不开的。形式与艺术本性相关联的复杂过程,也是形式多元化的过程,而“形式概念的多元化本身就是形式美学繁荣的主要标志。”任何无视这种情形的研究或简单化处理都将无助于增进对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本性与形式关系密切,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因而艺术本性必然与形式密切相关,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应当认为是形式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和外壳,是会制约艺术的表象力和艺术的特征的重要方面。比如音乐所展现的直击人类心灵的强大穿透力就是别的作品所不能相比的,而绘画的直观性由于文学的巨大无限的想象空间完全不同。可以认为在形式背后的是一样的情感,爱、恨、别离等等,但是在不同的艺术门类,艺术的本性却要受制于或者说是受益于本艺术门类的相应的形式。

( 编辑:Jane)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