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求学美国> 教育评论> 中美教育话题> > 正文
开学季:美国高校如何帮新生选课
时间:2012-09-26 15:29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近日,国内外大学开设的“潮课”相继走红,先是厦门大学的“爬树课”引起人们的关注,接着又传来桌游三国杀“杀”入大洋彼岸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课堂的消息……让人眼花缭乱的课程摆在学生眼前,学校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在其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门呢?美国大学的一些做法也许值得借鉴。
    让学生“淘”无准备之“课”
    美国大学的课程分为三种类型:核心课程、主修专业课程、任选课。主修专业课通常为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一、二年级的学生以接受通识教育,即学习核心课程为主,同时选修任选课,以拓宽视野,培养学科兴趣。
    让新生提前了解大学提供的各类课程的“信息大餐”,是学校帮助新生“打有准备之仗”的选课策略之一。当新生报到后,学校就会为他们提供一本“选课手册”,手册对选课注意事项和学校提供哪些课程进行讲解与介绍。 
    学校在向新生介绍各门课程时也动了点“小脑筋”,不仅尽量避免语言枯燥,有时还提出一些可探讨的话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比如,纽约市立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介绍“殖民主义的考古”这门课程时说:“我们将向非洲、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南美洲土着人民的非历史图像的考古发出挑战!”而介绍“人类学视野中的性与性别”这门课程时则说:“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两性的本质差异?男人总是具有自然侵略性,女人总是被动与顺从吗?本课程探讨的就是性和性别的文化建设。”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即使完全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新生,也能了解课程主要传授哪方面的知识。此外,学校还会列出课程的参考书目,让新生从中了解将来要扩展的知识面以及可能承受的课程压力,这样他们选课时就能更加明确这门课的整体学科方向。
    教授“摆摊”,化身“有问必答哥”
    大家平时在网上购物时,只看店家提供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就能完全放心付款了吗?显然对大部分商品来说这是不大可能的,消费者通常需要跟店家“私聊”,再细致打听一下对所购物品最关注的信息。从这点上看,“淘课”和“淘宝”差不多,只不过学生可以把和“卖家”“私聊”的地点从网上改到“迎新周”(Week of Welcome)活动中。
    美国的一些大学在“迎新周”上会举行院系宣展会。每个系都由几名教授坐镇,守住各自的“展台”,派发课程手册和传单,宣传本院系开设的课程。有些院系的展台上还会摆出一架游轮模型或几个昆虫标本吸引学生参观。教授们热情洋溢地介绍本系的课程和研究成果,耐心解答新生们的问东问西,俨然化身“有问必答哥”。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新生全面了解各门课程的话,他们还可以到院系办公室索取查看每门课程整个学期的上课计划进度表(Syllabus),上面详尽列出课程目标、每次上课进度、评分标准以及书单等项目,有些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在线查询此类信息的平台。这些都为新生选课提供了实际的参考。
    学业导师帮助匹配最适合课程
    通过对课程的全面介绍,也许可以让新生选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可是如何帮助新生选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
美国大学的新生通常在入校伊始就会配有一名学业导师。学业导师的选派往往是根据新生入学申请表上的专业志愿选定的。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导师不满意或者两人的专业兴趣大相径庭,学校会设法为学生重新安排。有的导师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一直都担任他的学习顾问。有的则不会,比如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当学生有了专业方向之后(一般情况下,专业方向必须在大学二年级结束前确定下来),学校会为他们指定相关专业的教授作学习顾问,提供专业方面的具体指导。
    新生选课前会与学业导师进行一次沟通,讲述自己的兴趣喜好、知识背景、学术能力以及选课计划等。学业导师会根据每位新生的不同情况,同时考虑他四年里或更长时间的学业规划和个人成长,给出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建议,帮助新生选择目前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如果在开学一周内学生感到所选课程并不适合自己,也可以及时联系导师进行调整。
    学业导师通常不会建议新生在入校伊始就过早地限制了自己的选课和学业计划,而是鼓励他们多体验一些不同的东西,尝试挑战不同的学科。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一位助教就曾说,“如果你是个保守派,你可以试着选修马克思主义哲学或妇女研究的课程;如果你是无神论者,可选修一门宗教课程;自由主义者可以选修保守派政治学。”勇敢地在未知领域“探险”,进行多元化学习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和世界,这也是大学提倡的“淘课”精神所在。
    除此之外,一些学校还会安排新生家长与学业导师见面交流,讨论孩子的学习计划。有的大学欢迎家长选听孩子的一堂课,亲身体会课堂氛围,等等。学校希望家长可以更明白学校的开课特点,再结合自己孩子的条件,从家长的角度向孩子提出学业上的建议。
    “前辈”评价避免选课“走弯路”
    不过,学业导师提出的毕竟只是建议,学生最终决定选修哪些课程,还得自己拿主意。而且如果在选课的过程中遇到“甜蜜的烦恼”——有两位甚至三位教授都开设了自己心仪的课程时,又该如何选择?可以翻翻选修过此课的“前辈”对这门课的评价。
    为了方便学生选课,不少学校都制作了专门的选课网站。学生不仅可以在上面快速勾选要选的课程,也可以在每门课程的介绍下面看到曾经选修过该课的学生的评价,据此再次判断这门课程和授课的老师是否与自己的要求相符。比如当一门课程被评价为“课程内容很好,可惜教授的印度口音太严重”时,对此介怀的学生可能就望而却步了;如果有的学生不喜欢讲课无聊的老师,也许他就不会选择去听一位性格古板的教授讲一些令他昏昏欲睡的内容;如果有学生发现他一学期选择的10门课中有6门被评价为“课业繁重”,那他就要考虑是否要把其中的两门课挪到下个学期再修,以便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 编辑:admi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