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玩在美国> 唐人街全景> 全美唐人街大全> > 正文
亚利桑那图森唐人街
时间:2013-11-18 16:06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最早进入图森的据说是三个黄姓华人,他们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即在市区内开了家名为“OK”的中餐馆。随后,更多的华人接踵而至。早期进入图森的华人是在美国有过多年生活和工作经验的华工,或曾修筑铁路,或曾在西海岸的矿山营地当矿工、厨工。本着勤劳节俭的民族习惯,尽管工资报酬低微,不少人薄有蓄积,所以来到图森后不几年内,便斥资开洗衣馆、小吃店,以图自谋生计。彼时铁路尚未开通,他们很可能是乘坐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马车,从Yuma跨过加州和亚利桑那州之间的界河科罗拉多河进入亚利桑那州的。一部分人则可能是从墨西哥入境来到图森的。
    当时的图森在经历过西班牙殖民者、墨西哥人的统治之后再度易手,成为美国领土,生活在图森的居民因而有土著的印第安人、属于西班牙语裔的墨西哥人和到“野西部”(Wild West)冒险“淘金”的欧洲裔美国人。这一时期,图森依旧保留着浓郁的墨西哥风情,民居多是平顶的土坯建筑,临街排列成行,风格朴拙粗犷,和美墨边界以南的其它墨西哥小镇没有太大区别。
    当时的图森市区坐落在A山脚下、圣大克鲁斯河 (Santa Cruz) 东岸,是在一个占地十英亩、1776年由西班牙殖民者率先设置、1821年后为墨西哥人延续使用过的军事土堡的原址上发展起来的。华人最早的聚居点就在这个军事土堡的西南侧,1879年时约有三十多人,全部来自广东“三邑”。
    1880年3月18日,南太平洋铁路修通到图森。又一批华人进入图森,当路轨继续向东南铺设延伸时,有的人选择留下来。1880年6月联邦政府人口统计图森有159名华人,其中包括两名妇女。这批新到者全部是广东“四邑”人,其中以台山人为主。随着“四邑”人的到来,并在人数上取得绝对优势,原先聚居在图森军事土堡遗址西南侧的“三邑”人逐步迁出。新到者便“鹊巢鸠占”,在三邑人原先居住的地段定居下来。不过,据图森地方报纸报道,截至1935年,尚有十多个三邑人后裔在图森居住。
    现存最早标注华人聚居区的一张1883年的图森地图显示,图森军事土堡遗址西南侧、在主街的东西两侧、南北介于阿拉米达(Alameda) 和朋宁顿 (Pennington) 两街之间,特别是在珍珠街 (Pearl) 和奥特街 (Ott) 与主街 (Main Street) 的交汇处,当时是华人住户最为集中的街区,建有洗衣馆、餐馆、杂货店,甚至庙宇、鸦片馆、赌场等等。这一带就是图森历史上最早的“唐人街”。但它并不是个纯粹的华人社区,除华人住户之外,尚有墨西哥人、白人居住。因图森历史上从未对华人实施过居住隔离和限制,所以在“唐人街”之外还有一些华人住户始终散居在图森市内其它街区。二十世纪以后,散居者的比例越来越大,乃至留在“唐人街”的华人基本上是年老而单身的男子。
    这一时期华人从事的职业除了餐馆、洗衣馆、杂货店之外,还有在白人家庭服务的帮佣,和在圣塔克鲁斯河岸、Tanque Verde及当时尚属郊野的劳威尔军营 (Fort Lowell) 一带租地种菜的菜农。华人菜农种的菜除了批发给邻近的军营和当地的餐馆、杂货店之外,也有人赶着马车在图森的街道上沿街叫卖。这时的图森华人社会基本上以“单身男性”为主,少数华人娶墨西哥妇女为妻。
    “唐人街”南迁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在1912亚利桑那成为联邦州之后,图森不断扩建,气象焕然一新。此时,欧州裔美国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后来居上,完全取代了墨西哥人原在图森的主导地位。两个族裔由早期的混居杂处、相互通婚,而变为社会疏离,在城建上于是出现了以国会街 (Congress) 和Broadway为界的两个划然不同的社区。墨西哥人主要聚居在国会街以南的西班牙裔社区[Hispanic Barrios,东西介于主街和石头街 (Stone) 之间、南北介于杰克逊街 (Jackson) 和辛普森街 (Simpson) 之间],民居建筑依旧以粗朴的墨西哥土坯房为主。欧洲裔美国人则向市区以东、以北发展,盖起了一处处前庭有绿茵花坛、与邻里相望而不相连的独立木结构砖瓦房。两个社区俨然是两个世界,据说早期的西裔社区因不受美国法律约束而被称为“自由区”(Free Zone):这里不设警察,墨西哥人不需持有任何法律文书即可在图森的西裔社区定居。
    随着图森社区新格局的形成,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劣势的华人也受到影响。原先聚居在国会街以北“唐人街”上的华人在各方面力量的驱使下,也开始向南迁移。1910年、1916年,华人原聚居区被夷为平地,在旧址上建起具有权力象征意义的妇女俱乐部、市政厅等设施,标志着图森历史上最早的“唐人街”成为历史。
    1919年图森地图显示,华人此时聚居在国会街以南、东西介于麦耶街 (Meyer) 和主街之间、或麦耶街以东Broadway南北两侧的两个街区内,地理上正好介于白人和墨西哥人社区之间。这里就成了图森的“新唐人街”。因为分散两处,当时有白人评论说“图森竟有两个唐人街!这岂不太多了吗?”
    图森华人在重建“唐人街”后虽然仍旧经营着洗衣馆、餐馆、菜园,但愈来愈多的人开始经营杂货店。华人沿麦耶南街深入墨西哥人社区开设了不少杂货店,麦耶南街因而成为二十世纪初图森市区国会街以南最繁华的商业街。自幼生活在墨西哥人社区里的华人子弟会说流利的粤语、英语和西班牙语。
    图森华人杂货店
    图森华人最早开设杂货店的记录见于1880的联邦人口统计,有个叫Wing Tai Sing的华人在主街北西侧开设了一个小店,主要出售中国物品,以满足“唐人街”华人的日常生活需要。由于铁路开通,他的货物可能是从旧金山运过来的。受限于交通运输条件,华人在图森开设杂货店的历史不可能比1880更早。
    1883年的图森地图显示,这一年至少有七家华人杂货店开张经营:四家开设在市区西北的华人聚居区,三家开在国会街南北两侧的街区内。因为这一带同时居住着墨西哥人和白人,所以销售对象显然已不限于唐人街上的单身华人男性。1886年,图森的华人店铺增至40多家(此据 Arizona Champion, March 27, 1886)。1906年,据地方报纸《亚利桑那每日之星》(Arizona Daily Star, May 13, 1906) 报道,图森共有华人店铺50余家。
    1912至1916年间,图森旧有的“唐人街”被毁。新“唐人街”南迁之后,华人在墨西哥人聚居的社区建立起更多的杂货店,以服务墨西哥人为主。到1938年,图森华人杂货店有60家(另有10家中餐馆,两家华人洗衣馆)。1950年,总数达114家。图森华人中随之出现了一个以经营杂货店、餐饮为业的富裕商人阶层,他们在宗亲会、邑县会馆、商会或秘密会社等侨团中担任会首,是图森华人侨社中的翘楚。
    1882 -1943年间美国实行“排华”政策,禁止华人入境和移民归化,但商人属于享受豁免的类别,自己获准来美后还可以申请家属来美。所以经商是在美华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在华人被普遍剥夺公民权、就业机会极其有限的年代,几乎是唯一渠道。所以在图森的华人就呈现出重商的特点。成功的商人不仅成为众望所归的侨社领袖,也会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Chan Tin-wo,李道慎(Jerry Lee), 谭澄波(Soleng Tom),邓曾翠兰(Esther Don Tang)都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
    一篇写于1938年、有关图森华人的文章这样描写着当地富有华人和主流社会的关系:“在图森,华人和美国人一向相处得极为融洽,美国人对华人惯有的种族偏见在这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很多富有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经常出现在美国人的社交圈里,扮演着茶会和宴会组织者的角色。所有公共的商业和娱乐场所都向华人开放,只有一个游泳池例外。不过,那并不能阻止他们从事游泳活动,因为市内别的游泳池全都欢迎他们光顾。”
    由于图森华人努力致力于商业上的成功,经商人数在总人口中比例较高。他们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的商人身份,申请妻儿子侄来美,共同经营着“家庭作坊式”的杂货店、餐馆。此外,在二十世纪初期的图森侨社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华人拥有美国籍,这批华人绝大多数来自旧金山。1906年,加州大地震,大火不仅把旧金山“唐人街”夷为平地,而且也将政府保存的移民档案付之一炬。很多华人借机声称自己是“土生”华人,并籍此获得美国国籍。是年,近百名华人从旧金山进入图森找工栖身,使图森华人总人口增至400多人。这批新到华人被图森地方报纸称为“旧金山难民”。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新的法案,限制美国公民的中国籍妻子入境。但此前,公民也是可以申请家属来美的(1930年国会又通过修改案,规定1924年前结婚的华裔美国公民仍可以申请中国籍妻子入境)。加上部分华人娶墨西哥妇女为妻,所以在“二战”以前,尽管“排华律”大行其道,图森华人中有家室的人比例较高,已呈由“单身男性社会”向家庭型社会转变之势,导致土生华人新生代的出现,并因此进一步改变着侨社的面貌。
    “二战”以后,图森华人杂货店生意虽然面临着来自全国连锁经营的“超市”和便利店的竞争,但却仍然保持着坚挺的上升趋势,五十年代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华人商铺总数达114家。进入六十年代,由于图森市展开“城市改建”运动,强迫墨西哥人迁出国会街以南的西裔社区,在原址建起了很多政府办公大楼和其它公共建筑。由于图森华人和墨西哥居民长期以来形成“同生”(Symbosis)关系:华人的杂货店主要面向墨西哥居民提供服务,而墨西哥人也依赖华人杂货店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所以图森“城市改建”在摧毁下城墨西哥社区的同时也殃及华人,使得华人苦心孤诣经营了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杂货店生意遭到重创,从而开始走向衰落。1974年,图森尚有80余家华人店铺散布市区各处,但当时的地方报纸已把它们称作“濒危物种”。新生代土生华人接受美国公立教育后有了更大的择业自由,他们不愿重复父辈的人生道路,很多人成为专业人才,融入主流社会,迁入图森市区以东以北传统上属于白人中产阶级的社区。图森杂货店终因激烈的行业竞争及后继乏人,一个接一个地先后关闭,直至上世纪末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唐人街”消失了
    1968年图森实行城市改造工程,“唐人街”再度成为改建区。这时的“唐人街”主要指主街和麦耶街之间的一处华人相对集中的地段。这里的土坯房舍临街而建,连成一排;四面房舍环绕一个庭院,呈回型布局。除了二、三十名单身老年华人居住着,也是一些侨社社团如“华侨俱乐部”、“致公堂”、“国民党支部”和英端工商会的办公场所。这里房舍的所有权属于英端工商会,其中唯一的两层建筑就是商会会所。  
    1972年在“唐人街”原址上建起了Tucson Convention Center。此后,图森就再没有出现过华人居住相对集中的街区。图森的“唐人街”消失了,但图森华人没有消失。他们从墨西哥人社区迁出后,融入中产阶级社区,在各方面更上层楼,又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 编辑:Vivia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4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