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军事秘闻> 坦克概览> 主战坦克> > 正文
M4谢尔曼
时间:2013-11-28 14:52 来源:未知
字号:【

    M4中型坦克
 

 
一架配有假主炮的M4A4雪曼
 

    类型 中型坦克
    原产国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42–1955(美国)
    用户   美国  澳大利亚  土耳其  印度  加拿大  英国  苏联  法国  中华民国  巴西  南非  智利  阿根廷  波兰  葡萄牙  韩国  黎巴嫩  尼加拉瓜  古巴  埃及
    参与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腊内战  中东战争 韩战 印巴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 1940
    生产日期 1941–1945
    制造数量 4万8千辆以上
    衍生型 见衍生车型
    基本规格
    总重 30.3公吨(66,800磅)
    全长 5.84米(19英呎2英吋)
    宽度 2.62米(8英呎7英吋)
    全高 2.74米(9英呎)
    操作人数 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副驾驶)
    装甲厚度、类型 63毫米
    主要武器 75毫米M3炮(90发炮弹)
    次要武器 12.7毫米勃朗宁M2重机枪(300发子弹)
    2挺7.62毫米勃朗宁M1919机枪(4,750发子弹)
    发动机 大陆(Continental)R975C1汽油引擎
    输出功率 引擎2400转下最大出力400匹马力(298千瓦)
    推重比 15.8匹马力/吨
    悬挂系统 水平螺旋弹簧悬吊系统(VVSS)
    最大行程 120英里(175加仑油箱)
    最大速度 38.5至48公里/小时(25至30英里)
    M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开发、制造的坦克。通称谢尔曼或雪曼(Sherman),这个名字是英军起的,来源是美国南北战争北军的将军威廉•特库赛•谢尔曼。
    虽然在型号上统称为M4,但车身、引擎、炮塔、炮、悬挂、履带等几乎是每种型号就是一种新规格,可说是一部多类形式的坦克。
    和上述的情况一样,由于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力,构成各种规格化的零件有大量生产的可能。生产工厂只从事自己擅长的生产方式,在所有规格化的零件生产完成后,令   构成车身的零件有高度的兼容性。
    服役过程
 

 

     大部分的M4A4都经由 租借法案提供给盟军。
     在二次大战中,M4雪曼在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也被同属同盟国的大英国协(包含澳洲和加拿大)、苏联、自由法国、波兰流亡政府和中华民国所使用。
     雪曼的第一次参战为1942年10月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Second Battle of El Alamein),使用单位为英国皇家陆军第八军团。大英国协在欧洲战区也广泛地使用雪曼坦克来取代M3李战车和其衍生车型,且在1944年成为装甲部队的主力 - 其他的坦克是于战争后期参战的丘吉尔坦克和克伦威尔坦克。英军曾使用M4、M4A1和M4A2,但之后的主力装备是M4A4。M4的衍生型萤火虫坦克是自美国援助的M4和M4A4改装而成,被配置在装备了雪曼坦克和克伦威尔坦克的部队中,以提供较强的反坦克火力。萤火虫最出色的一战是魏特曼殒命之战中,GORDON军士单车击毁了三辆虎式,是否击毁第四辆魏特曼的座车仍在争议中。此外44年6.11,第4禁卫龙骑兵团的哈里斯中尉一辆萤火虫歼灭了5辆豹式。
    虽然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投入了装备柴油引擎的M4A2,美军驱逐战车部队也在非洲和欧洲投入了以M4A2底盘作为基础量产的M10驱逐战车,美军装甲部队长官中将Jacob L. Devers却要求不在无行动战区(Zone of Interior)之外投入柴油引擎的雪曼坦克。首次投入战斗的美国雪曼是在1942年11月在火炬行动中使用的M4和M4A1,在北非战役的过程中雪曼在坦克营里取代了M3李战车的位置。虽然M4和M4A1在整个战争期间都继续服役,但美国陆军在战争后期更倾向使用拥有500匹马力强力引擎的M4A3。   在1944年7月,M4A1首先装备76毫米长管火炮进入战斗,紧随其后的是M4A3。到战争末期时,美国陆军在欧陆部署的半数雪曼坦克已经装备了反坦克能力高的76毫米长管火炮,而余下的半数雪曼坦克仍装备着75毫米的短管火炮。有些部队则混有装备了两种火炮的车型。第一种装备HVSS悬吊系统的车型是M4A3E8(76)W型,在1944年末参与实战。
     苏联偏好使用装有柴油引擎的雪曼坦克,因为它制造的坦克如T-34也是使用柴油引擎。因此,它是继大英国协后大量使用装备有75毫米短管火炮和76厘米长管火炮之M4A2的国家。与英国不同的是,M4A2占了苏联所拥有的雪曼坦克的大半。苏联军将部分M4A2的75毫米短管炮换成T-34的76毫米炮,并将此一改装车型称为M4M。使用HVSS 悬吊系统的雪曼坦克直到战争末期才被接收并使用。雪曼坦克被苏联官兵称为“Em Cha”,因为美国人写的顶上开口的数字4类似于西里尔字母cha Ч。据老兵LOZA的回忆,谢尔曼的高爆炮弹在火灾中不会爆炸,因此安全性比t-34要好。
 

 

    在韩战中,一台拥有形状方正、焊接车体的M4A3E8(76)W 雪曼正被用作火炮使用。
   自由法军使用的M4A2占了相当高的比例,法国也是唯一经由租借法案接收M4A3E2“巨无霸”的国家。波兰军则使用了许多雪曼萤火虫和装备76毫米长管炮的衍生车型。国民政府助印远征军部队则接收少量M4A2作为坦克团火力支援用车。
   在太平洋战区,M4A2坦克同样是日军的恶梦,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塞班岛,硫磺岛和冲绳岛等地的战役里日军基本上没有正面火力可直接和雪曼系列对抗,要击毁M4系列坦克通常得依靠隐蔽良好的反坦克炮近距离击杀甚至是人肉特攻才能对其有效。
   在中缅印战区方面,M4系列有一部分提供了英国军队,而在印度整训的中华民国驻印军在1944年也接收了少量的M4A4,M4A4原先不在租借法案的清单内,但是1943年底驻印军坦克团使用M3A3坦克与日军交战的经验发现M3系列的防护力不足,因此在反攻密支那后的短暂休整期间向美军要求更新坦克,美军提供了援助英军的一部分M4A2供坦克团使用,总量不超过一个连。中国驻印军的M4A4涂装很有特色,不单在车身写上“突击”,还在炮塔上画上猫眼和猫须,在贵街曾与日军坦克交手,并且创下成功击杀日军坦克的纪录。
   二战结束后,美国基本上淘汰除了装有76毫米长管炮或105毫米榴弹炮的M4A3E8以外的M4系列,剩余的坦克除了弃置于各国战场便是以军事物资出售。在1950至1953年的 韩战中,雪曼坦克仍是美军普遍使用的坦克。美国1954年的调查表明朝鲜战争期间有119起坦克间的战斗,104起是陆军坦克部队参加,15起是陆战队坦克参加。其中M4A3E8参战的59起(50%),M26是38起(32%),M46是12起(10%),M24是10起(8%)。其中只有24起有三辆以上的朝鲜T-34或Su-76M参战,在这些战斗中美方有34辆坦克被击毁,只有15辆是不可恢复损失。而确认被坦克击毁的T-34-85有97辆,而且美军有18个不确认战果。击毁的T-34-85有39%归于M26,12%M46,剩下的大部分由M4击毁的。美方统计T-34的人员损失发现有75%在坦克被击毁后阵亡,而美方的坦克乘员被击毁死亡率在18%,这里面当然有美国人习惯于反复轰击被击毁坦克的原因。战后的雪曼坦克也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服役并参与了20世纪末的几场地区性冲突。有的国家(特别是以色列)使用新型武装加以改造,使它继续在战场上立威,而各种衍生型有的各国使用至1970年代后才被更新的支援车辆取代。日本所使用的M4A3E8型是根据MSA协定供给日本陆上自卫队,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被61式坦克完全取代以色列的以色列国防军广泛的装备了包含使用法制75毫米火炮的M-50“超级雪曼”和拥有105毫米火炮的M51雪曼,及其他多种的改装及衍生车型。雪曼坦克也被参与第二次喀什米尔战役和印巴战争(1971年)的双方军队所使用。南美洲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继续使用雪曼坦克。智利陆军把雪曼列为现役装备直到1989年,而巴拉圭是南美洲唯一仍继续装备雪曼坦克的国家。
   战斗表现
   战术机动能力
   谢尔曼在道路或野地都能保持较高的速度。在野地行走时表现不俗,在沙漠上,谢尔曼的橡胶履带表现良好。即使是在意大利的多山环境下,谢尔曼依然能够通过很多德国坦克所不能通行的地形。阿尔伯特斯佩尔就回忆说M4常常能爬德军坦克不能爬的山和在平地上驰行速度胜出。另一方面,美军坦克乘员发现M4在例如泥泞或积雪等非硬质地面上行驶时,其较为窄小的VVSS履带在防滑性能和对地面的压强等通行能力方面相对于德军的黑豹等拥有宽履带的第二代坦克要逊色不少。美国人的测试证明了虎式和豹式,特别是后者拥有至少和M4一样好的机动力同时有比它胜出的越野能力苏联人的经验与之相似,并开始改装VVSS履带以提高其在雪地上的防滑性能。美军开始发放名为“鸭嘴兽”的扩展型VVSS履带链接销进行战地改装作为新型履带和悬挂系统定型之前解决对地压强问题的权宜之计。而因增加装甲而大幅增重的M4A3E2“巨人”则将“鸭嘴兽”扩展履带销作为出厂标准配置。M4A3E8“Easy Eight”,代表了安装HVSS(水平螺旋弹簧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和新型23英吋宽履带的M4A3,HVSS和23英吋履带作为解决M4通行能力的终极解决方案在战争晚期开始投入使用,安装到了M4(105)、M4A1(76)W、M4A2(76)W、M4A3(75)W、M4A3(76)W和M4A3(105)型坦克以及M40和M43型自行榴弹炮上。
    缺点
    雪曼较高的车身外型使得雪曼较不易躲藏。它在西线被击中后容易燃烧甚至爆炸而被德军戏称为"汤米烤肉炉"(20世纪初的德国人习惯戏称英国人为“汤米</nowiki”),有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采用汽油机,部分由于使用柴油机引擎的M10坦克歼击部队常用新兵查看油箱,然后扔入点燃的火柴看对方狼狈躲闪的样子来开玩笑。但是经调查证明大部分的击中后起火是由于炮弹推进剂,其次才有个人物品或是润滑油或燃油的起火(T-34和IS坦克被击中后也有过半的起火率)。而且据苏联使用M4坦克的老兵回忆,起火后T-34的高爆弹会烧炸,M4的不会。M4的乘员伤亡率并不高,波兰第1装甲师据其师长Stanislaw Maczek的回忆录,该师两个装甲团,从登陆到胜利,第1团损失53辆谢尔曼(该师的谢尔曼全是干式的),坦克成员损失56人死亡加4人失踪.第2团损失65人不 对比一下东线的第4波兰装甲旅在1945年4月16日包岑战役开始前有65辆T-34,战役后不可恢复损失30辆,坦克成员损失55人。 据英国第二作战研究处的报告,诺曼底战役后82%的被击毁谢尔曼会烧毁,而四号、豹式和虎式的数字是82%,63%和80%。而JOHN BUCKLEY从第29装甲旅的报告中发现166辆被击毁谢尔曼有94辆烧毁,占56.6%,另外一份研究则是65%。
   谢尔曼即使是装备76毫米炮时,也仅能对付四号坦克正面,对于豹式基本无能为力。而且76毫米炮在西线战事开始时比例很低,美军之所以对谢尔曼的火力升级迟钝是因为陆军总司令麦克奈尔是炮兵出身,深信敌军坦克应由坦克歼击车对付,M4谢尔曼的定位是步兵支援坦克。再加上美军在西西里岛战事中得出的“M4的75/76mm炮火足够对抗德军”的判断使M26潘兴重坦克较晚服役,因此在终战前以盟军主战坦克的身份活跃。
    总结
    雪曼的综合能力中等,但是相较于德国新锐坦克来说依然有相当程度的差距。撇开性能不说,二次大战并不全是一场科技上的竞赛,决定二战胜败的关键还有"量"。德国坦克最大的缺点是生产速度慢,直到战终德国主力四号坦克也仅生产九千多、五号豹式六千多辆。相较于美国雪曼与俄国T-34的总产量共计近10万辆,它们根本不是对手。雪曼坦克其最大的优点是生产容易,任何一间坊间的铁工厂都能生产雪曼坦克上的部分零件或者组装,使得美国能在短时间内将国内所有产能投入军事生产。美国于42-43年生产了53500辆坦克,而二战中造船所用的钢能折算成67000辆坦克。而雪曼坦克的高耗油量使得大战末期物资短缺的德国就算掳获也难以使用。其在设计之初预留下来的庞大空间与额外的动力使得雪曼可以在二战中随着战场需求而做升级;众多的生产产地与所属单位的自行改装,因此要在战场上找到两部完全一模一样的雪曼并不容易。 战后美军经过一番评估后,认为将已经部属在境外的M4运回国内成本高于制造新的M4,且美国境内不需要那么多的坦克。因此许多M4被留在境外当作是军用剩余物资兜售给当地政府,卖不掉的或者损坏的就任意弃置在原地。因此直至今日在日本境内那些经过二战洗礼的岛屿上依然能在荒烟蔓草中找到M4的残破身躯。
    特性
   1 - 拖吊环
   2 - 换气扇
   3 - 炮塔盖
   4 - 观察镜
   5 - 炮塔盖转轴
   6 - 机枪席
   7 - 炮手席
   8 - 炮塔席
   9 - 炮塔
   10 - 空气过滤器
   11 - 散热罩
   12 - 空气过滤化合物
   13 - 电源模组
   14 - 排气管
   15 - 后轮
    16 - 单水汞
   17 - 散热器
   18 - 发电机
   19 - 后传动轴
   20 - 炮塔网
   21 - 滑动环
   22 - 前传动轴
   23 - 悬吊杆
   24 - 变速箱
   25 - 驱动轮
   26 - 驾驶席
   27 - 机枪手席
   28 - 75 mm炮
   29 - 驾驶舱盖
   30 - M1919A4机枪
   衍生车型
 

 
M4A4扫雷坦克(荷兰Overloon战争博物馆展品)
 

 
 M10狼獾驱逐战车:使用M4A2底盘改装,搭载3英吋(76.2毫米)M6火炮的驱逐战车,英方绰号“狼獾”。
 M36积逊驱逐战车:搭载90毫米M3炮的驱逐战车。
 M7牧师自行火炮:搭载105毫米M2A1榴弹炮的自行火炮,英方绰号“牧师”。
 M12自走榴弹炮:装备155毫米M1917/M1917A1/M1918M1榴弹炮的自行榴弹炮,配备的同地盘弹药车为M30。
 M40系列自行榴弹炮:155毫米GMC M40、8吋(203毫米)HMC M43、250毫米(10吋)MMC T94及T30运输车。
 喷火坦克:M4A3R3“打火机”、M4“鳄鱼式”、M4A2 HVSS“獾式”等。
 T34希神多管火箭炮:T34 “希神”(Calliope)、T40自动导弹(Whizbang)等。
 两栖登陆坦克:两栖坦克(Duplex Drive,DD),改装车辆分别基于M4A1、M4A2、M4A3、M4A4。二战中英军使用的雪曼两栖坦克基于M4A1(75)、M4A2(75)、M4A4改装,美军只使用了用英国套件改装的M4A1(75)。M4A3系列改装的雪曼两栖坦克未在二战中使用。
 M4A3E2巨无霸:M4A3的装甲增强版本,炮盾厚度为152mm,车身正面装甲为102mm,是一般M4A3的两倍。
 战斗工程车:D-8、M1及M1A1 dozer、M4 Doozit、架桥车、Aunt Jemima及其他排雷车。
 装甲救护车:M32、M74、英国版本、以色列(Trail Blazer)版本
 火炮牵引车:M34及M35火炮牵引车、英国雪曼火炮牵引车
 雪曼萤火虫:英国利用M4(75)、M4A2(75)、M4A3(75)W和M4A4改装17磅MKs IV/VII加农炮,以提高M4系列的反坦克火力,能在1000米处贯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M4和M4A4为主要改装用底盘。M4A2底盘为少量战场返修车辆,数量非常稀少。M4A3(75)W底盘为美军需求,改装数量不超过60辆,未能赶上战争结束前交付部队使用。
 霍巴特滑稽坦克:英军为诺曼底登陆准备的特殊改造车辆。
 BARV:英国改装,将雪曼坦克去掉炮塔并加装较高的车体围壳,以用于涉水牵引救援探头搁浅车辆和登陆船只的海滩救援车辆,持续使用到战后相当长时间。
 袋鼠装甲运兵车:英联邦部队为解决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数量不组的问题,利用加拿大白羊I/II巡航坦克、M7牧师自行榴弹炮、M4系列中型坦克、丘吉尔步兵坦克等去掉炮塔、火炮及相关战斗室内部组件改装而成的装甲人员输送车,以为前两种底盘居多。
 二战后雪曼坦克:二战其他国家的改进版本。
 M4A4:装有滚动转轮,以铁链鞭打地面排雷。

 

( 编辑:Jane)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