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认识美国> 经贸> 商务商贸> > 正文
创造可持续的公司环境
时间:2014-11-26 11:07 来源:美国资料中心
字号:【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正在日益成为全球发展战略的核心。市场原则在过去封闭的经济体中的普及使世界各地涌现出新一代企业家和投资者,同时也赋予美国国际开发署新的责任。各国若想成功地利用民营部门,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就必须为扶植有竞争力、有效益、在管理中遵循道德准则的企业创造环境。
    在敦促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所有中、东欧国家迅速实行经济权力下放的呼吁发出后不久,美国国际开发署就同国际民营企业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rivate Enterprise, CIPE)结为伙伴,共同促进公司治理。国际民营企业中心是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的附属机构,通过与发展中及新兴市场的民营部门直接合作,促进民主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国际民营企业中心实行公司治理的总体方针一直是将国际专长同地方经验结合起来,建立加强公司自我治理的机制。
    虽然人们曾一度认为只有高度工业化经济体的企业才能实行良好的公司治理,但美国政府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现在已经认识到公司治理对于市场运作的重要意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是确立国际标准的另一个主导机构,其30个成员国共同致力于建立民主政府及市场经济。经合发组织积极地与70多个非成员国、非政府组织及公民社会发展关系,它还制定了一个包括公司治理原则在内的全球性议程。经合发组织于2004年刚刚采纳了一套新的公司守则,这个事实证明公司透明度是关系到公司可持续性的一个问题。
    转型经济体中的公司治理
    美国国际开发署有关公司治理的技术援助项目源于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从集中化的共产主义经济模式向下放所有权的体制的转型。80年代末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崩溃引发了一场私有化浪潮,目的是将国有产业的所有权从政府手里转给普通民众。尽管这个程序的重点在于所有权问题,但进行长期治理必须确立新规章并对股东、新的公司董事、管理人员及公众等当地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教育,以便使私有化有益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公司治理中透明、负责、问责及公正的价值观必须取代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和走后门等老做法。在执行环节显然薄弱的体制中,实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就成为头等大事。
    由于新兴民主政权的稳定性取决于它们取得经济成效的能力,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向中东欧及前苏联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项目中加强了对实行公司治理的支持。
    迎接全球挑战
    美国国际开发署准备加强在全世界各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展开的公司治理工作。在财务报告和涉及股东权力的受托义务方面建立严格的道德规范将有助于应对与全球性竞争、八国集团(G8)企业环境倡议以及促进贸易的努力相关的种种新的发展挑战。
    国际民营企业中心和美国国际开发署联合推行的公司治理改革方针认识到每个地区都存在特有的问题。很多非洲国家为了解决政治危机而拖延了重要的经济改革,直到最近10年才着手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公众对有关问题认识不足以及政府和民间缺乏互信导致非洲地区任何形式的公司治理计划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公司治理方面,我们希望今后能在非洲各地从对话过渡到实施可行的项目。
    在拉丁美洲,公司治理项目的要素之一是重视执行环节和家族公司。强大的业主阶层和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构架常常把美国国际开发署所能发挥的作用局限于协调。拉丁美洲的政府决策人员具体参与公司治理,从而使援助项目基本上能将重点放在宣传和提高公众觉悟方面。
    加强对中东地区民主转型的支持是多层面的,公司治理能为政企分离发挥关键作用。这个地区的很多国家都明显提高了对公司治理及其帮助国家吸引资金并提高竞争力的作用的认识。
    亚洲的商业改革及企业发展往往大量占用了美国国际开发署有限的资源。印度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它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进行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努力也成功地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体现在亚太发展筹资机构协会(Association of Development Financing Institution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ADFIAP)的工作之中。该协会正在同信贷机构合作,帮助它们认识到是否实行公司治理会对信贷风险产生何种影响。
    在欧洲及欧亚地区,国际民营企业中心和美国国际开发署力图将对公司的责任从国家转移到企业家阶层。在不存在企业家阶层的地区则提高公众认识并创立代表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投资者协会。
    惠益逐步显现
    尽管实行公司治理对于稳定金融市场、促进投资、增强竞争力以及推动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益处是逐步显现出来的。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美国国际开发署10年来一直从事机构发展、公司主管、雇员和决策人员培训及技术性援助项目,这些活动促使金融市场机构和决策人员切实采取行动,使国内规范与全球会计、银行和资本市场标准接轨。
    最近在竞争能力、养老金改革、贸易、减贫和反腐败等领域进行的一系列发展活动要求有辅助性的公司治理措施,以确保企业以负责的方式追求利润。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非正规经济部门也增加了实行公司治理的难度。因此,美国国际开发署促进发展的经验显示,不应当孤立地寻求任何一个单一部门的发展。公司治理只是多种援助形式之一,旨在为实现经济增长及减少贫困进行相辅相成的努力并对资源加以最佳利用。
    地方规划的五个阶段
    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国际民营企业中心的经验表明,工商界在实行更严格的公司治理措施时经历五个阶段:
    • 提高认识:国际民营企业中心和美国国际开发署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中东地区──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当地语言中不存在公司治理的概念。因此,有关讨论首先以界定这一概念为重点,并争取让它适合当地的情况。
    首先进行的重点努力还包括让工商界及各国政府认识到公司治理的益处。亚太发展筹资机构协会首先加强作为该协会成员的各家银行的治理措施。该协会目前正在同其成员合作,告诉它们在做出贷款决定时应当如何评估公司实行的治理措施,因为这类措施会直接影响到信贷风险。因此,很多亚洲公司正在逐渐认识到公司治理对其盈利的影响。
    • 制定国家法规:一个国家工商界的认识一旦得到提高,即可着手罗列妨碍法规执行的当地商业惯例。国家法规往往首先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公司治理守则为基础。各国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它们各自的法规,通过将国内代表非政府组织、公司治理学会、学术界、新闻媒体和企业的改革者汇集在一起,解决当地商业经营的现实问题并遵守国际标准。
    在中东和北非,国际民营企业中心正在中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Middle East Partnership Initiative, MEPI)的支持下同有关方面共同制定他们自己的标准,以反映出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家族公司普遍存在以及银行体制独特的现实状况。
    在国内民营机构确定了一套共同标准并将其提交给政府后,俄罗斯于几年前颁布了公司治理法。俄罗斯目前正在集中力量完成公司治理的后期工作,即执行和培训。
    •  监督执行情况:全国性的公司治理法规一旦正式颁行,就必须明文规定企业的守法责任。
    在西方,股票市场历来通过上市规则对公司治理状况实施监督。但在西方工业化经济体以外的地区,这种监督往往力度不足。在其他地区,证券交易所即使存在,在经济活动中也不占有重要地位。与股票市场平行发展的是对证券行业进行监督的政府机制。
    企业协会能为监督其成员发挥重要作用。工商界以外的团体也能从公司治理中受益,因此这些其他团体也必须参与对公司治理的监督。新闻媒体同样承担着监督责任。
    •  培养承担新责任的能力:公司治理的框架一旦建立起来,各种新的责任就落在企业主管、公司董事、公司秘书及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的身上。工商界必须提高从业人员对其职责的认识。
    例如,在俄罗斯公司治理法获得通过后,俄罗斯董事学会在全国各地为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一系列培训班。这要求独立编写教材,并翻译从其他国家选取的适用的材料,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要培养责任感并介绍一套新的道德规范。
    •  公司治理制度化:在一个国家公司治理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企业应将公司治理作为经营活动的一个正常、有益的组成部份,督促执行的机制也已稳固。这类机制包括全国性董事学会等不断提供专业培训的由民营部门发起的项目,以及公平裁决争端的司法系统等政府机制。
    在俄罗斯,美国国际开发署支持创建了由伊戈尔•别利科夫(Igor Belikov)领导的俄罗斯董事学会。别利科夫为调动俄罗斯工商界的力量推动制定公司治理法发挥了领导作用。此外,土耳其的一个董事学会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前景展望
    在政府和工商界应对安然公司(Enron)、世界通讯公司(WorldCom)及帕玛拉特公司(Parmalat)的丑闻案所造成的影响时,公司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有可能变得更加密切。尽管公司治理改革要求国内公司及外国公司花费许多资金,但它能确保长期可持续性,并能为消除贫困所必须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另外,一个健康的商业环境能够减少风险,并有助于有关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欧洲联盟等组织。除此之外,公司治理还可能提高信用等级。
    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国际民营企业中心正在通过设置公司治理项目来解决与公司治理有关的广泛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此类项目对企业的长期生存、长期盈利及长期持续性必不可少。公司治理还是民营部门为在经济事务及社会和政治事务中取得领导能力而迈出的第一步。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国际民营企业中心采用的程序传播了达成共识、联络沟通和争取公众与政府支持的技巧,工商界人士可将这些技巧运用于其他领域。随着敦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吁日益频繁,另一种更具持久性的形式是企业公民,它要求民营部门积极努力地寻找解决共同问题的方式。
    尽管公司为了提高其全球竞争力可能必须降低成本,但事实证明投资于公司治理是企业激发投资者、雇员及管理人员的信心、建立导致经济持续增长的规范的必要基础。
 
( 编辑:wangshu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4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