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政坛轶闻> 大选传奇> 历届大选辩论> > 正文
美国大选辩论:重规则不重吵架
时间:2012-10-26 13:29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在美国每逢大选,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都是最受社会期待与关注的活动之一。决定每届辩论以至大选胜败的,不只是未来总统的美妙承诺,更关键的是种种因素给选民留下的印象。
    2012年10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结束首场大选电视辩论。在美国候选人电视辩论已经成为大选的关键部分,对大选起影响的因素不止是未来总统的妙语,议程、日期、涵养等同样重要。
    1960年,美国三大电视网在9月与10月共主办四场大选电视辩论,这也是美国政治史上首次全国性的总统大选辩论。辩论是除了主持人外,每场搭配四位媒体记者担任提问人,从晚间九点半到十点半进行一个小时,程序是8分钟开场词、紧接着提问人就内政问题提问,候选人每人答询2.5分钟,回答与相互质疑之后,最后各有三分钟结辩。这四场辩论大致确立了总统电视辩论的形式,选民第一次透过电视“看清楚”总统候选人的政见立场与人格特质。
    从1980年起,美国大选电视辩论取消候选人8分钟开场词,直接进入媒体代表轮流提问,并且开始分上下半场,并限制每场辩论的议题。从1992年起,每次总统候选人辩论的第二场开始采用“市民会议”方式进行,提问人不再是媒体记者,而是209位经过抽样挑选的自由选民,扩大了选民直接参与层次。从1996年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起,不再有媒体提问人,除了第二场的市民会议外,其余两场都是只有主持人全程负责提问,因为负责组织辩论的“总统大选辩论委员会”认为,这是最好的方式,能让候选人提供最足够的信息给美国民众。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总统大选辩论委员会”当时的主席说:“公众有权在电视转播的限制下,尽量多地知晓候选人对国是的看法。”民主、共和两党因而议定新的候选人电视辩论规则,引入了辩手讨论的时间。新规则是每场辩论总计90分钟,分成8个10分钟小节,其余时间为开场白和总结。每个小节谈一个话题,由主持人引入话题,然后两名候选人分别有1分钟时间表达观点,然后有7分钟时间相互诘辩。通过放宽发言时间的限制,主持人可以让候选人相互提问。
    成立于1987年的总统大选辩论委员会(CPD)是为举办全国性总统大选而设立的常设机构,目的是为确保选民能获得最足够的信息。这个组织,经费全由民间募款而来,从正式成立起就确定了非营利性质和“不接受政府与政党的捐赠”的原则。并且自1992年起就做到信息完全公开,网站上清楚公布企业或是个人赞助者名单。不仅是全国性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会,甚至属于地方选举或是其他教育性质的辩论会,都经过了一定程序的审核,务求符合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the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的要求--辩论赞助者必须是预先设定以及客观(pre-established,objective)原则。
    一般美国大选电视辩论的日程安排要遵循几个要点:最后一次辩论和大选投票日的时间要隔得越久越好,以便于参选方巩固辩论得来的优势或造成的损失;要避开流行体育赛事的秋季赛程,以免受众不关注辩论;但也不能提前太早,因为候选人在辩论前一周要显著减少公开活动,进行高密度训练和彩排,选民不能太长时间见不着未来的总统。所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选电视辩论通常会安排在9月底和10月初的头两三个星期。1992年大选,共和党方面曾提议在选战期间的最后四个周末举行辩论,最后一场辩论在11月份的投票日前两天举行。结果这个建议被民主党方面立马驳回。
    从1988年总统辩论委员会成立时开始,24年来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持续商讨和策划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事宜,以协议的方式建立一套辩论的规则,这套规则着重参考全国民调结果。两党合意的规则规定:只有在五家全国性民调机构最新民调结果平均超过15%支持度的总统候选人方可参加电视辩论。最近几次美国大选,竞选力度不够、支持率不高的第三党和独立候选人,如1996年的改革党候选人佩罗、2000的绿党候选人纳德和今年的自由党候选人约翰逊,都会以“控诉总统辩论委员会歧视第三方”这个技巧来提升人气并宣传“两党轮班制需要改革”的政纲。
    在2000年10月3日的第一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主持人问时任副总统戈尔的第一个问题是“副总统先生,当你在质疑布什州长能否胜任美国总统一职时,你要表达什么意思?”戈尔的回答先是感谢此次辩论赞助方和举办城市的人民,然后说“我并未质疑布什州长的经验,我质疑的是他的政纲,以下是几点原因……”接着花了好几分钟总结自己的竞选经历。而当时任德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回答同一个问题时,他简洁而尖锐地说:“八年前他们(戈尔阵营)的竞选纲领在强调老年人处方药福利,四年前他们又在强调老年人处方药福利,现在他们还在强调老年人处方药福利。看来副总统方面八年来连一件事都办不好。”“白宫需要一个能办成事的总统。”
    1980年美国大选时,卡特阵营的一个竞选策划在一份备忘录里提到:“电视辩论的目的不在于言语争执,而是让美国的公民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应对中有所比较。”里根在大选电视辩论中也使用了这个策略:他提了一个经典的问题:“你们的日子比4年前好过了吗?”当时他用这句话点出卡特当总统后美国经济比之前滑坡,得到了广大选民的赞同。时隔4年之后,里根在竞选连任时,又在电视辩论过程中重复了这句话,从侧面夸赞自己上任后美国经济比之前有明显起色。在后来几乎每次总统竞选里,都有候选人在电视辩论中引用里根的这句话来沿袭同样的对比策略。
    1992年,老布什在大选电视辩论中,不停地低头看手表,这种无聊和不耐烦的表现让公众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感情冷漠的官员”,形象大受影响。在2000年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同小布什辩论时频频大声叹气、面露鄙夷。选民认为戈尔趾高气扬,看不起分格画面另一边诚恳的竞选对手。2008年的电视辩论中,麦凯恩蔑称奥巴马为“那个人”,在第一次辩论的九十分钟内没有一次和奥巴马有直接目光接触。辩论主持事后说“麦凯恩当时紧张焦躁,看上去情绪快要失控。”这些候选人全都在之后的大选中失败了。
    在1980年10月28日的大选全国电视辩论中,卡特原打算采取攻势,挑剔里根“是靠在全国巡回攻击医保成名”。结果颇有幽默感的里根淡定地微笑回应:“你又来了”(There you go again)。传记作家卢•加能后来说,“这个简单的句子达到了两个目的:质疑了卡特对待辩论对手的真诚度,也维护里根自己未被曲解的‘面对面’健保观点。这个回复带来的是那场辩论、甚至那次大选的关键性逆转。”
    而里根在回忆录中回顾这次辩论时说:“在1980年大选中,卡特持续污蔑我是个战争狂和种族主义者。他一直曲解我对政府权力和军控的观点、曲解我对医保的观点。我忍下了怒火,只是自然而然地回答那句‘你又来了’。”
    在美国每逢大选,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都是最受社会期待与关注的活动之一。决定每届辩论以至大选胜败的,不只是未来总统的美妙承诺,更关键的是种种因素给选民留下的印象。
 
( 编辑:admi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