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认识美国> 政治> > 正文
选举:美国妇女选民
时间:2012-09-27 15:45 来源:美国资料中心
字号:【

 
    美国普通妇女每天早晨醒来要面对一大堆责任以及要解答和要操心的事,虽然这些事本身也许不带政治性,但它们都会受到政治和政府行动的影响。例如:我的孩子是否在学校里学到知识?我的住区是否安全?我如果换工作,会不会失去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够不够让我的父母保住自己的房子而不致耗尽储蓄?
    历史回顾
    自1964年以来,妇女一直在有资格投票的选民中占多数。但直到1980年,实际投票的妇女比例才开始超过合格男性选民的投票人数(如表一所示)。尽管那些只看数据统计的人对美国仍只有少数妇女谋求或担任公职感到不安(尚未有任何一位女性当选过总统),但是,妇女选民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已有80多年,在决定总统和立法的过程中,对公共政策产生了直接和明显的影响。
    妇女往往愿意投连任者的票,尤其是在总统选举中;她们比较愿意继续使用货架上已被证明可信的产品,而不是去选择新的、名不见经传的东西。事实上,以往赢得连任的三届总统在其第二次竞选时,得到了更多妇女选民的支持。在国会选举中,妇女对现任议员的支持也呈同样规律,比男性选民显出更大的连贯性。然而,这种倾向却成为向现任官员挑战的很多竞选公职的女性候选人难以获胜的原因之一。
    不投票的女性选民往往被政治人士、政党、舆论界人士和专家顾问忽视──他们似乎更关心那些"很有可能的"或"举棋不定的"选民。在2004年的总统选举中,半数以上(54.5%)18岁至24岁的女性选民未参加投票。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选民投票率比同年龄段男性选民的投票率(40%)要高。但是,在65岁至74岁的选民中,有29%的的女性选民未参加投票,男性选民未投票的比例为26.1 %。妇女不参加投票的主要原因为"生病/残疾"(19.8%)、"太忙/时间冲突"(17.4%)、"不感兴趣"(10.7%),以及"不喜欢候选人或竞选议题"(9.7%)。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排除最后两类原因,以上数据说明,将近十分之九的女性不参加投票并不是因为缺乏参与感,而是由于其他原因。什么是妇女选民的真正希望?
    传统上,妇女被认为更关注"SHE"类议题,即社会福利保障(Social Security)、卫生保健(health care)和教育(education),而男性则更关心"WE"类议题,即战争(war)和经济(economy)。但过去三次全国选举(2002年、2004年和2006)表明,这些原有模式已不再适用。
    美国妇女在民意调查中表示,在2004年和2006年,促使她们决定投票以及投谁的票的因素,是非传统的"妇女议题"。在一个含10项议题的选择中,伊拉克局势是促使女性投票的首要问题(22%),其次是反恐之战(15%)。伦理/家庭价值观和就业/经济问题各占11%。对其余六个关注问题的选择只占一位数字(见表2)。
    我与民主党民意调查人莱克(Celinda Lake)在我们的合着《妇女真正要什么:美国妇女在如何悄然抹去政治、种族、阶层和政治界限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What Women Really Want: How American Women Are Quietly Erasing Political, Racial, Class, and Religious Lines to Change the Way We Live )中,提出这样的假设:妇女并非单一议题选民,她们在作出最后决定前往往要对    大量主张、议题、人物、印象以及意识形态加以考虑。媒体对有争议问题的重点关注使人感到妇女好像在选举日只关心一个问题,只有特别强调那个问题才会促使妇女去投票。但实际上,妇女投    票趋势所显示的情况恰好相反。
    妇女并不自成一体
    妇女对政治或对投票的态度并非整齐划一。在投票问题上,这位妇女可能全部投民主党人的票,那位妇女则可能只投共和党人的票,而第三人则可能像拼色拉菜盘那样,分别挑选对她最合适的人。妇女选民在决定支持谁当总统时,最终会考虑两个核心问题:"我喜欢那个人吗?""那个人与我一样吗?"第一个问题是典型的所谓"起居室"问题:你是否愿意在未来四年或八年里在自家起居室的电视上目睹这人?第二个问题较为复杂,它涉及妇女选民是否认为候选人与她们关心、珍视、应对和担心相同的问题。
    美国妇女的生活经历和态度是不可能简单地依共和与民主两党而分类的。由于妇女在投票时所基于的不只是政治意识形态,因此,政治人士必须对妇女的年龄阶段和生活经历类型有所认识。在我的民意调查公司the polling company, inc./WomanTrend,我们经常使用一个所谓"夏娃的三张面孔"(Three Faces of Eve)的概念,即美国一位48岁妇女可能有的三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她可能是一位蓝领阶层的祖母,可能是一位未婚和没有孩子的专业人士,也可能是有两个幼子的已婚母亲。从理论上讲,她们属于同一年龄和性别分类,但由于生活经历完全不同,她们对现实问题的看法不会一样。对妇女来说,政治不是孤立的,而是包含一切,她们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需求和期望带入其中。
    2008年值得注意的一些妇女选民类别包括:
    • 妇女企业家:美国妇女拥有的公司有将近1004万家,雇用人数超过1280万。在美国所有公司中,有75%无雇员,而在妇女拥有的公司中,有81%属单人或家庭经营的小企业,即所谓的夫妻店    (Mom-and-Pop)。妇女拥有的公司一直在稳步增多,增长率是总增长率的一倍。
    • 未婚妇女:美国妇女推迟婚姻不是因为她们没有选择,而是因为她们有各种选择。目前,在15岁以上女性中有49%的人未婚;其中一半以上(54%)在25岁至64岁之间。
    • 尚未做母亲:随着更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大军,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妇女是在过了传统生育年龄后才生育,在二十几岁或三十出头的妇女中,"已婚有孩子"类型的人比过去减少。
    • 中老年:年龄在50岁至64岁的妇女群──其中很多人的孩子住在家里──希望得到福利和长期生活保障,同时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有内涵的生活。
    • 少数族裔妇女:少数族裔目前占美国居民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四个州已占人口多数,预期到2025年还将另有五个州跟进。拉美裔将对美国人口产生最显著的影响,但亚裔选民也是值得观察的趋势。
    • Y代女性(Gen Y Women):如表3所示,民意调查公司和莱克研究所(Lake Research Partners)为Lifetime电视台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Y代女性(即1979年以后出生者)的大多数(54%)认为,对美国政策产生影响力的最佳方式是投票。除政治以外,在另一项问答中,几乎一半的Y代女性(42%)表示,为世界作贡献的最佳方式是"用时间或财力帮助不如我幸运的人"。在向她们提出的另外六项选择中,只有2%的人表示,为世界作贡献的最佳方式是"积极担任政治角色"。排在帮助贫困人口之后的选择依次为:"做善良的人"(16%)、"帮助制止暴力和对妇女的性攻击"(9%)、"帮助拯救环境"(8%),以及"参军保家卫国" (4%)。
    如果哪位女性愤愤地说"我讨厌政治",那就等于说她不在乎由谁管理公立学校以及公立学校的教学,不在乎美国实行什么样的医疗保健制度,不在乎国家是否安全、繁荣和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等等。但是显然,这不会是她的本意。参政与当政是促使上述领域发生变化的途径,但并不一定是妇女参与的反映。
    展望2008年
    2008年总统候选人可望妇女选民有什么样的参与呢?此次总统选举可能出现一名女性候选人──这已经不再是"是否出现",而是"何时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议论已不再是一个围绕假设的女总统, 而是有着具体的指向,即: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
    即便如此,过去的经验证明,女性选民不一定投女性候选人的票。否则,分别在2000年和2004年竞选政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伊莉萨白•多尔(Elizabeth Dole)参议员或莫斯利-布朗(Carol Moseley-    Braun))参议员,就应该因妇女在选民中占多数而获得提名了。2008年的竞选与往年竞选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在政党提名竞选人中第一次有女性、第一次有非洲裔、第一次有摩门教徒、第一次有拉美裔。
    《新闻周刊》(Newsweek)2007年7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党派忠诚胜于性别认同。调查表明,88%的男性选民和85%的女性选民表示,如果他们的政党提名一名女性候选人,如果她合格,他们会投她的票。但是,美国人对所谓"女性因素"并没有显示同等热情:只有60%的男子和56%的妇女认为,美国已能够接受女总统。至于族裔的选择,有92%的白人和93%的非白人表示愿意选举本党合格的非洲裔候选人。如同他们对待性别的态度一样,只有较少的人认为美国选举非洲裔人当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59%的白人选民和58%的非白人选民认为美国会选出一位黑人总统。选民在回答民意调查的提问时,有时会将自己的态度说成是朋友、亲人和小区成员的意见,从而一方面掩饰他们自己的、被外界认为是"不可接受"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后盾。不过,由于2007年出现了一位引人注目的非裔候选人和一位著名的女性候选人,不赞成"非洲裔"或"女性"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名具体的候选人不合意,而不是出于一般成见。
    尽管这将是数十年来最前途未卜的一次总统大选(这是80年来首次没有现任总统或副总统参加的竞选),有一点可以肯定:如同自1980年以来一样,在决定谁入主白宫的选民中,妇女将占多数。
 
( 编辑:admin)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